第27章 洪武十五年,朱雄英薨!馬皇后薨!老朱:??? (第3/4頁)
教導,多方面培養。”
“洪武元年,朱元璋開國大明,正月時,朱標也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子。”
“朱標這個太子,比歷史上所有朝代的太子都要穩,甚至,後世有人調侃說,如果哪天朱標造反,朱元璋甚至會親自把自己綁了給朱標送去!”
“雖是調侃,但也看得出來朱元璋對這個長子的喜愛!”
“而朱標,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許,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典,性格也仁慈寬厚,決策果斷,明大義,知大禮!”
“不僅可以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對自家的弟弟們,也格外的仁厚。”
“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不止一次的犯過錯誤,朱元璋幾次想要處罰,可也都是朱標從中調和,替他們求情,免於責罰,朱標這個長兄在眾位弟弟中威望最高!”
“畢竟,早年間,朱元璋在外打仗,根本沒有空去管那些兒子,朱標自然就肩負起了帶娃的長兄模式!”
“那些弟弟們,有時候或許不聽朱元璋的話,但卻不敢不聽他們這個大哥的話!”
“朱元璋雖然小農思想,但不得不說,在培養人這方面,的確不錯,朱標長大後,溫文儒雅,慈仁殷勤,頗具儒者風範,而且還虛心求學,對宋濂等人言必稱師父,”
“洪武四年,朱標與常氏成婚,洪武七年,長子朱雄英出生。”
“洪武十年,第二個兒子也跟著出生。”
“朱元璋見朱標年紀已長,就開始讓朱標監國,熟悉政務。”
“同時,告誡朱標需要記住幾個原則:一是仁,能仁才不會失於疏暴;二是明,能明才不會惑於奸佞;三是勤,只有勤勤懇懇,才不會溺於安逸;四是斷,有決斷,便不致牽於文法。”
“同時,朱元璋也以身作則,天不亮就起床處理政務,到了半夜才歇息。”
“朱標也天天學朱元璋,逐漸成了一個合格的儲君。”
“有人說朱標過於仁慈,與歷史上的扶蘇很是類似,但實則不然……”
“朱標的仁,是對家裡人的仁,對親近之人的仁。”
“他明斷是非,知曉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洪武四大案,有三個都是他親自操刀!”
“他與朱元璋的爭執在於,朱元璋要砍九族,朱標只是在想,殺那麼多人不太好,夷三族就行了!”
“由此可見,朱標並非迂腐的仁,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他可以向朱元璋求情,放過誰誰誰。”
“但他知道,這人,與此案牽扯絕對不深,甚至是殃及池魚。”
“如果是本案的涉事人,他不僅不會求情,反而會親自操刀,為大明減除禍患!”
“朝野上下,都知曉太子之名,百官無不臣服,諸王無不尊敬。”
“這就是太子朱標。”
“歷史上最穩的太子。”
“再看看朱棣!”
“朱棣,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
“朱棣於至正二十年(1360年),當時,敵軍兵發池州,不久就傳來要攻打太平的文書,軍情緊急,朱元璋甚至都來不及看上這個剛出生的兒子一眼,就又跑到了前線指揮作戰。”
“這一仗,一打就是七年,等到了朱元璋一統江南,再下一年就要稱帝,祭告太廟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渡江後生的七個都還沒有名字!”
“於是乎,這才逐一取了名,第四子,取名為‘棣’,此時的朱棣,才和眾兄弟一樣,有了自己的名字。”
“此時,朱元璋也開始培養這些兒子們的才能,除了老大,其餘兒子都受到了嚴格的軍事訓練,甚至讓朱棣與兄弟們穿著麻鞋,裹上纏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