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章 第五名明英宗朱祁鎮 (第2/3頁)

加入書籤

名第五!我老朱家的臉面都被他丟光了!”他越說越生氣,手中的鞭子也越發用力地抽打在朱棣身上。

朱棣倒是硬氣,儘管身上被打得血肉模糊,但他卻一聲不吭,只是眼中漸漸浮現出無盡的怒氣。然而,這怒氣並不是衝著自己的父親朱元璋,而是對那個不孝子孫、昏君兼大明戰神朱祁鎮。再聯想到第一代戰神李景隆的戰績,他實在無法想象這個不孝子日後還會有怎樣的荒唐舉動,甚至可能會因為他的愚蠢行為而葬送大明的精銳力量。

1427 年,一個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子,北京紫禁城迎來了新生命的誕生——朱祁鎮。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自出生起就肩負著皇家的榮耀和期望。次年,明宣宗冊立朱祁鎮為皇太子,這個決定似乎早已註定了他將成為未來大明王朝的皇帝。

1435 年,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明宣宗朱瞻基駕崩,年僅九歲的朱祁鎮被推上皇位,成為大明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史稱明英宗。然而,年輕的朱祁鎮還無法獨立處理國家大事,朝政大權自然落入了明宣宗的母親張太后手中。這位經驗豐富、智慧過人的太后成為了明朝政治舞臺上的實際掌權者。

張太后深刻認識到權力的重要性,因此她精心挑選並重用了一批傑出的大臣,其中包括被譽為\"三楊\"的楊士奇、楊榮和楊溥以及張輔等人。這些賢臣們都具備卓越的才能和強烈的責任感,他們齊心協力地輔助年幼的皇帝,共同致力於維護國家的穩定與安寧。與此同時,張太后展現出非凡的智慧和遠見,她沒有將自己的親屬任命為官,而是堅定地依賴這些賢臣來處理國家大事。此外,張太后還時常傳喚宦官王振進宮,對其進行嚴厲的斥責和訓誡,以確保他清楚瞭解自己的低微地位和身份,從而不敢輕易干涉政務。正是由於這種巧妙的安排,王振在張太后掌權時期始終不敢肆意妄為。

然而,時光的流逝是無情的。公元1443年,張太后離世,朱祁鎮終於迎來了親自執政的時刻。而此時,一直深受朱祁鎮寵愛的王振開始嶄露頭角,逐步掌握了權力,並開始掀起波瀾。

在公元 1448年的時候,位於雲南省的麓川宣慰司,其首領思任發及其兒子們竟然起兵叛亂!這一亂就是整整十三年啊!明朝政府為了平定這場叛亂,可是先後調動了數十萬計程車兵呢!然而,儘管如此,還是無法完全消滅叛軍。最後,雙方只能透過簽訂和約來結束這場戰爭。

這場曠日持久、艱苦卓絕的戰役讓明朝軍隊筋疲力盡,嚴重削弱了他們對北方蒙古瓦剌部的防禦能力。結果,這個薄弱點被敵人抓住了機會,引發了後來的“土木堡之變”,給明朝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在1449 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裡,蒙古瓦剌部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迅速崛起並展現出強大的軍事實力。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明朝的邊境城鎮發起了大規模的入侵,給明朝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危機。

與此同時,明朝內部的政治局勢也變得異常複雜。當時,宦官王振手握重權,權勢熏天。他憑藉其特殊地位和影響力,極力勸說年輕氣盛、雄心勃勃的明英宗朱祁鎮親自率軍出征,與蒙古瓦剌部一決高下。這位年僅23歲的皇帝,懷著滿腔熱血和豪情壯志,渴望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光輝篇章。

在王振的蠱惑下,朱祁鎮倉促地組建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聲稱擁有五十萬之眾。然而,事實上,這支所謂的“五十萬大軍”實際人數不過二十萬左右。儘管如此,朱祁鎮還是毅然決然地率領著這支軍隊踏上了征途,希望能夠一舉擊敗敵人,取得輝煌的勝利。

這支軍隊倉促出征,缺乏充分的準備和訓練。在行軍途中,由於種種原因,包括後勤補給不足等問題,士兵們疲憊不堪,士氣低落。最終,他們在土木堡遭遇了慘烈的失敗,幾乎全軍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