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章 大赦廢籍均田地,民生有望展新篇 (第1/5頁)

加入書籤

\"陛下,容微臣細細稟來...\" 倪元璐躬身,語調中帶著幾分凝重,緩緩鋪陳起事件的曲折脈絡,每一個細節都力求清晰無誤地呈現於龍案之前。

朱由檢聞言,眉宇間不自覺地擰起了結,那神色中透露出幾分未曾預料的沉重。

他未曾料到,此事竟會如此棘手,彷彿一道無形的壁壘,橫亙在前行的道路上。

此刻,殿內的氣氛顯得格外凝重,每一縷空氣的流動都似乎承載著沉甸甸的憂慮。

朱由檢的思緒迅速轉動,最終定格在一個核心之上——資訊的閉塞,成了最大的桎梏。

\"區區資訊傳遞之難,竟能讓爾等束手無策?\" 他的話語中雖帶有些許責備,但更多的是對現狀的無奈與不甘。

在他看來,這本應是輕易可破之局,怎料竟成了阻礙大局的絆腳石。

倪元璐聞言,心中更是五味雜陳,他深知陛下期待的是雷霆萬鈞之勢,而非眼前的舉步維艱。

然而,現實往往比想象中更為複雜,他只能繼續陳述著,試圖為這困境尋找一線轉機。

於是,殿內再次迴盪起倪元璐沉穩而堅定的聲音,他嘗試著從各個角度剖析問題,尋求那或許微不足道,卻能成為轉折點的光芒。

而朱由檢,則靜靜地聆聽著,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不屈與智慧的光芒,彷彿在無聲地宣告:再大的困難,也阻擋不了他前行的腳步。

眾人面面相覷,終是默然,低垂著頭顱,彷彿連空氣都承載不起這片刻的沉重。

朱由檢,那龍袍加身的天子,目光如炬,穿透了周遭的沉寂,緩緩開口:“備筆墨紙硯。”

隨侍的宦官們不敢怠慢,迅速將文房四寶呈於御案之上。

朱由檢提筆蘸墨,筆尖輕觸宣紙,一氣呵成,列下了數條明晰的旨意。

首當其衝,乃是大赦天下,宣告過往罪責,既往不咎,給予百姓以新生的希望與自由。

其二,則是石破天驚之舉——廢除沿襲已久的賤籍制度,讓那些世代受辱的族群得以抬頭挺胸,他們的子孫後代,將有權踏入科舉的殿堂,與天下英才共逐鹿,一展胸中抱負。

其三,更是觸及民生根本,提出均田之策,讓每一戶百姓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耕者有其田,不再流離失所,不再為生計所迫,真正實現安居樂業。

待朱由檢落筆成章,這份沉甸甸的詔書便被精心謄抄數份,每一字一句,都蘊含著對未來的期許與承諾。

隨後,弓箭手們受命,將這份希望之信,化作飛矢,穿越長空,精準地落入各大家族的院落之中,彷彿是春風化雨,悄無聲息地滋潤著這片久旱的心田。

群臣目睹此景,無不心生敬意,暗自讚歎。這不僅僅是幾道命令的傳達,更是大明王朝決心革故鼎新、以民為本的堅定訊號。

一時間,朝堂內外,彷彿都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新與活力,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曙光即將來臨。

次日。大戶之門洞開,家丁魚貫而出。他們押著家主,有的家主渾身傷痕累累,有的家主甚至只剩微弱氣息,全然沒了生氣。

“我們當真能擁有自己的土地?”“我們的子孫當真能參加科舉?”“我們的賤籍當真可以廢除?”……諸般問題,旋即被問出。朱由檢登上高臺,沉聲道:“爾等無需再做佃戶,日後糧食儘可自食。”

民眾之中,疑慮如霧瀰漫,難以散去。

“何以為證?”質疑之聲此起彼伏,如同秋風中搖曳的枯葉,尋求著穩固的依靠。

“正是,何人能予我等安心?”眾人面面相覷,眼中滿是對未知的忐忑。

朱由檢見狀,語氣堅定,猶如冬日暖陽穿透雲層:“諸位莫急,此事便由楊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