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自命為二帝拒異族,任英雄豪傑展宏圖 (第1/4頁)
聞聽此言,建州使者的面色瞬間轉為鐵青,彷彿春日裡突遭寒霜侵襲的翠葉,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與色彩。他心中愕然,萬沒想到李自成竟會如此行事,既無半點協商之意,又堂而皇之地接納了滿載誠意的黃金,此舉無疑是對外交禮儀的一次公然挑釁。
“你……”使者怒極,聲音顫抖,彷彿每一個字都重若千鈞,卡在喉嚨間,難以順暢吐出。他右手劇烈地顫抖著,指向李自成,眼中滿是不可置信與憤怒交織的光芒,最終,只能憤然一甩衣袖,轉身離去,背影中透露出無盡的失望與憤慨。
議事堂內,眾人見狀,不禁爆發出陣陣鬨笑,那笑聲中既有對李自成膽識的欽佩,也夾雜著幾分對建州使者尷尬處境的戲謔。笑聲迴盪,為這原本沉悶的場合平添了幾分生動與活力。
李信適時地拍掌而出,步伐穩健,面帶讚許之色,“闖王此舉,真乃膽識過人,令人歎為觀止!”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穿透了笑聲的海洋,為李自成的行為添上了幾分英雄色彩,也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那份不凡的氣魄與決斷。
李自成,那面義旗在他手中彷彿燃燒著不滅的火焰,他目光如炬,字字鏗鏘:“吾高舉義旗,非為一己之榮華,實乃心繫蒼生,誓將萬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而出。若我今日應了建州之謀,又與那張獻忠之流何異?吾心昭昭,誓不與此輩同流合汙。”
李信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敬佩之色,心中那份追隨之意愈發堅定,他輕輕點頭,彷彿是對這份信念的無聲共鳴。正是這份心繫天下的情懷,讓他甘願追隨李自成,風雨同舟。
“闖王,前路雖長,然籌備之事亦不容懈怠。”李信語氣溫和而堅定,適時地提醒著。
李自成聞言,目光自遠方收回,轉而凝視著地面,沉思片刻後,緩緩言道:“軍事訓練,乃克敵制勝之根本,務必精益求精,不容絲毫懈怠。否則,昔日之敗,或將重演,我輩心血,或將付諸東流。”他的話語中,既有對過往的深刻反思,也有對未來的堅定決心。
“憶往昔,我等十八騎,於絕境中求生,於荒蕪中崛起,一手締造了今日之雄師。此番再戰,非為逞一時之勇,實乃天命所歸,民心所向。吾等豈能輕言放棄,讓無數英魂之血白流?”李自成說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那是對過往艱辛歲月的懷念,也是對即將來臨挑戰的無畏。
“你說,這難道不正是天意使然嗎?”他抬頭望向浩瀚蒼穹,彷彿在尋求某種答案,又似在自問自答。那一刻,他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高大,彷彿真的成了那引領萬民走向光明的闖王。
李信的話語,宛如晨鐘暮鼓,字字鏗鏘:“此乃天命所歸,無可違逆。闖王殿下,何不乘勢而起,順應那浩瀚蒼穹下的無盡天意?”
李自成聞言,眉宇間掠過一抹深思,目光如炬,卻又似被迷霧籠罩,不解地凝視著李信:“順應天意?此言何解?”
李信躬身一揖,言辭懇切:“陛下龍潛於淵,待時而動,正是為了成就那大同之世,此非天意使然乎?今崇禎失德,內有張獻忠之亂,外有皇太極之患,天下民心所向,正是殿下登基大寶,名正言順,揮師北伐之時。”
言畢,李信的話語如同春風化雨,悄然間在李自成心中激起了千層浪。他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熱血在胸膛中沸騰,卻又被對未來的種種未知所牽絆,猶豫不決。
“崇禎暴虐無道,濫殺無辜,朝堂之上,千餘忠良含冤而去。如此昏君,何以再承天命,穩坐那至高無上的龍椅?”李信忽地雙膝跪地,聲音激昂,響徹議事堂每一個角落,“臣李信,恭請闖王殿下,即皇帝位,以安天下,以慰民心!”
隨著李信這一跪,堂內眾人紛紛效仿,齊聲高呼:“拜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