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7章 肅清貪腐需鐵腕,精準施策智為先 (第2/5頁)

加入書籤

檢明言,便能將事情辦得妥妥當當。“宦海浮沉,慎之又慎。”朱由檢默唸古訓,深知太監專權是絕對不可取的,絕不能重蹈祖先們的覆轍。

如今可用之人眾多,卻又令人難以決斷。該選誰呢?朱由檢感到頭疼不已。此時,王承恩開口道:“皇爺,我有一人舉薦。”

“速速道來。”朱由檢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目光如炬,穿透殿內的每一寸空間。

王承恩微微躬身,語氣中帶著幾分謹慎與算計:“陛下,阮大鋮雖已歸隱田園,然其才情與手段,朝中無人能及。若陛下龍心一動,降下旨意,料想那阮大鋮必會聞風而動,重返朝堂,攪動風雲。”

提及阮大鋮,殿內氣氛微妙。此人出身東林,卻又轉身成為東林之敵,其行徑複雜多變,令人難以捉摸。他之所以選擇急流勇退,實則是為避東林黨人的鋒芒,以求自保。如此人物,若真能召回,無疑將在朝堂之上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然而,朱由檢的心中卻另有考量,他的思緒飄向了遠方,一個更為熟悉且讓他心生信賴的名字——魏學濂。《宋史》中贊曰:“學濂之忠,可昭日月。”魏學濂忠誠可靠,或許正是他此刻所需的助力。

這個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悄然在朱由檢心中點亮,照亮了他對朝政改革的另一番構想。正如《詩經》所云:“彼蒼者天,殲我良人。”朱由檢渴望找到那個能夠助他力挽狂瀾的人。

“阮大鋮之事,容後再議。”朱由檢輕輕擺手,打斷了王承恩的進一步闡述,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決絕與期待,“朕心中,已有更佳人選。魏學濂,此人忠貞不渝,才學兼備,正是朕所急需之棟樑。傳朕旨意,著人速速尋訪魏學濂,邀其入朝,共商國是。”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皆是一震,彷彿看到了大明江山即將迎來的一抹新綠。朱由檢的這一決定,不僅是對個人才幹的認可,更是對朝堂風氣的一次深刻反思與重塑,預示著一段新的歷史篇章即將開啟。

夜幕低垂,星辰悄然點綴著紫禁城的深邃,彷彿是歷史長河中,又一顆智慧之星的預兆。魏學濂,這位承繼了其父魏大中忠烈血脈的次子,以其非凡的才情與不屈的諫骨,再次成為了時局漩渦中的焦點。他,如同寒夜中的一抹亮色,不僅天資卓越,更懷有一顆熾熱的心,誓以筆墨為劍,直刺時弊。

而今,皇權之下,一道旨意悄然鋪開,如同春風化雨,卻蘊含著不凡的深意——魏學濂,這位久負盛名的忠臣之後,終被召入那金碧輝煌的宮闈之中,預示著朝堂又將掀起一番風雲變幻。訊息如同野火燎原,迅速在京城內外蔓延開來,人們私下裡議論紛紛,揣測著這背後的種種可能。

於書卷間沉浸的楊嗣昌,聽聞此訊,不禁放下手中那已泛黃的書頁,目光深邃,喃喃自語:“看來,陛下終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籌謀,欲借魏公子之手,再續忠臣之志,共繪天下藍圖。”

夜色愈濃,卻也掩不住魏學濂匆匆入宮的堅定步伐。正如《禮記·大學》所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魏學濂的到來,或將為大明帶來新的希望與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歷史的脈絡上,迴響著家族的榮耀與個人的擔當。這夜,註定不平凡,因為一位忠臣的覺醒,往往能照亮一個時代的方向。正如《論語》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魏學濂的到來,給這沉悶的宮廷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同一夜,京城內眾多女眷攜家眷離去,細軟珠寶自是不在話下。次日清晨,官員們開始招募家丁,其意圖便是要掩蓋家中無人的事實。豈料,此乃皇帝之計。於城外,早有錦衣衛守候,無人可輕易離京。須臾之間,那些妄圖連夜出逃的女眷皆被悉數送回,然而行李中的金銀珠寶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