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章 國庫雖空民心滿,共克時艱鑄盾牌 (第2/6頁)

加入書籤

如《詩經》所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李定國沉默良久,那沉默中蘊含著千言萬語,是他內心世界的翻江倒海,是對過往的重新審視,也是對未來的無盡遐想。他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撼動,世界觀在這一刻被徹底顛覆,重建。正如《周易》所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陛下,”他終是開口,那稱呼的轉變,不僅是對身份的認同,更是心靈深處的一次臣服,儘管這份臣服或許還摻雜著未解的疑慮與掙扎,“您遣徐霞客遠行,探尋那深埋地下的煤礦,其背後所蘊藏的深意,能否為臣解惑?”朱由檢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那是對李定國轉變的肯定,也是對未知未來的期許。正如《論語》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夕陽如熔金般傾灑,為這段歷史的邂逅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輝。李定國,這位以情義著稱的豪傑,心中那份對義父張獻忠的忠誠,如同磐石般堅定不移,即便是在帝王之邀前,也未曾有絲毫動搖。他的眼神裡,既有對未知的好奇,也藏著對舊情的堅守,彷彿在說:“只要義父尚在,我李定國便無降服他人之理。”正如《史記》中記載的:“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朱由檢,這位大明末代帝王,此刻卻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遠見與決心,他的話語中帶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確有大用。我大明之軍備,亟需革新,自冷兵之世,躍入火器之潮。試想,若能千里之外,取敵首級,猶如探囊取物,何愁天下不靖?”他的言辭中,既有對過往的反思,也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正如《孫子兵法》所言:“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熱武器……”李定國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疑惑,這個詞彙於他而言,如同天外來音,既陌生又充滿誘惑。他凝視著朱由檢,試圖從這位帝王的眼神中,捕捉到更多關於這神秘力量的線索。朱由檢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那笑容中既有對李定國反應的預料,也有對即將展開變革的自信:“正是,熱武器,它將是我大明重振雄風的鑰匙。唯有如此,方能使我大明之師,所向無敵,橫掃六合。”此言正如《戰國策》所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言罷,兩人繼續並肩而行,步伐間透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李定國的心中,已悄然種下了一顆名為“變革”的種子,他開始想象,那支由熱武器武裝起來的軍隊,將會是何等模樣?是如龍騰九天,還是似虎嘯山林?夜色漸濃,卻掩不住他眼中閃爍的光芒,那是對未知挑戰的渴望,也是對未來勝利的堅定信念。如此場景,彷彿一幅精心繪製的畫卷,在歷史的長河中緩緩鋪展,講述著一段關於勇氣、忠誠與變革的傳奇故事。

西陲的天際,夕陽如同熔金般傾瀉,將半邊蒼穹染得絢爛而悲壯,美得令人心悸。這抹紅,彷彿是大自然最不經意的筆觸,卻在不經意間勾勒出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正如《紅樓夢》中所描述的:“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朱由檢凝視著這一幕,心中不禁湧起萬千思緒,正欲輕吟那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卻忽地意識到,眼前這輝煌的落日餘暉,竟與大明王朝的現狀不謀而合,一股難以言喻的蒼涼感油然而生。

“血染的江山,其色雖豔,卻也最是無情。”一旁,李定國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如同古鐘在空曠的殿堂中迴響,帶著幾分歷史的厚重與深沉。此言正如《左傳》所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突如其來的感慨,讓朱由檢不禁側目,心中暗自驚異於這位將領的細膩情感與深邃思考。血色的江山,每一抹紅都承載著無數生命的重量,是英雄與百姓的血淚交織,繪就了這幅既壯麗又殘酷的畫卷。興也好,亡也罷,終究逃不脫“百姓苦”的輪迴。權力的巔峰之下,掩埋的是無數白骨的哀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