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二十三章 風暴前夕 (第1/3頁)

加入書籤

在經過去年年邊那一連串叫人目不暇接,此起彼伏的變故後,北京城和朝廷局勢又重新變得與之前一般平靜。

唯一稍微起了些波瀾的,就是在年後不久所公佈出來的一個訊息,工部侍郎左雲遷竟私通白蓮教逆賊和蒙人奸細,企圖攪亂上元燈會不說,甚至還欲圖對天子不利。

對此,許多朝臣是不信的,這不光是因為宣佈這一罪行的乃是錦衣衛,他們可是以屈打成招,冤枉朝臣所著稱的。更因為這不符合常理,身為工部侍郎的左雲遷幾乎可算是位極人臣了,試問他又有什麼理由去做這等損人不利己,甚至可說是喪心病狂的事情呢?

只是隨著錦衣衛不斷把一些證據拿出來,比如那些做了手腳的花燈,比如建言讓楊晨統籌慶典的文書,再加上左雲遷自己的供狀,漸漸的,那些不信任的聲音也就漸漸消失了。

雖然事情還有諸多疑點,很多人都相信這其中必然有錦衣衛做了手腳,但在木已成舟的情況下,誰又會為了一個將死之人開口呢?何況這案子可事關通敵和通白蓮教這兩件最不可觸碰的高壓線,這些早成了精的官員們自然不會為抱打不平而將自己陷於危險和懷疑之中。

於是到了三月間,當左雲遷被開刀問斬,他的家人被髮配邊遠時,也就沒人再開口為其喊冤了。同時,朝廷內外還被另一件由此引申出來的事情所吸引了目光。

隨著左雲遷正式定罪問斬,他離開所空出來的工部侍郎之位就開始被不少人所覬覦了。

從朝堂整個權力架構來看,工部在六部衙門裡是敬佩末座的存在,論權力它不如吏部和戶部,論重要性和威嚴,它不如刑部和兵部,而論起在朝臣心目中的聲望,它更是遠不如清貴的禮部。這從朝堂之上慣常的排位之說也能看出些端倪來,時人稱呼六部,總會以吏戶禮兵刑工來論座次。

但即便如此,工部依然是朝中六部之一,是天下間最大的包工頭,舉凡全國各處的工程款項,甚至是紫禁城裡的修繕之事,都要從這衙門裡過一道手,其地位依然是不容人小覷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作為全天下最大的包工頭衙門,其中的油水可著實豐盛得很,是所有官員都眼紅的所在了。

而工部侍郎作為其中的第二把手,無論是權力還是可能得到的好處,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縱然在朝中大事上的話語權並不充足,但光是來錢這一點,就已叫人垂涎三尺了。

所以當確信左雲遷已完蛋之後,就有不少官員開始打起了他去後這個位置的主意。整個年後一段時日裡,各家勢力更是各顯神通,用了諸般手段來奪取這個位置。

可結果卻大大地出人意料,最終接任這個位置的,居然是被許多人所忽視的原工部郎中楊晨!

人們所以看輕他,既因他在朝中根基不固——他入京為官才不過五六年工夫,而且在短時間裡能坐到這個位置已實屬難得,實在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了;更因為其年紀太輕,現在朝中部堂一級的高官可多是五十以後的老人,他不過三十多歲,論資歷,論能力又怎麼可能與這些高官平起平坐呢?

可結果就是如此的出人意料,縱然許多覬覦這個位置的人用盡了手段,走了許多的門路,可結果還是讓這位不聲不響的楊郎中拔了頭籌。

而朝廷隨後給出來的理由也很充分,楊晨自入京後一直都在工部當差,而且一向辦事勤勉周到,多次立功。這工部侍郎與尚書不同,那是要幹實事的,自然需要更精於此道的人來坐這個位置了。

至於年齡問題,就更不值一提了,朝廷可從未有明令強制要求多少歲後才能坐上某個位置哪。只要是真有才幹,且忠心王事之人,朝廷自會破格提拔任用。

這一番話解釋下來自然是冠冕堂皇,叫人無法反駁,但私底下,眾人還是能夠明白這其中藏了什麼玄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