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七十六章 眾矢之的 (第2/3頁)

加入書籤

番佈置,也叫下官一併送來交給侍郎大人。”沈言說著,又從懷裡取出一本書冊,交到了楊晨手中。

楊晨展開那書冊,臉色就再次一變:“這個二郎,看來他確實是早有準備了,這個若真有其事,可是要花費頗多工夫的哪。”

“這個自然作不得假。”

楊晨愣了一愣,隨即就把這兩件東西都收了起來:“既然他都做了這麼多了,我這個當兄長的自當全力助他。只要有人在朝堂上發難,我必會與之一爭到底。”

“如此,一切就全賴楊侍郎了。”沈言得到保證後大感歡喜,趕緊拱手致謝。

對此,楊晨心下又是一陣感慨。自己的兄弟還真是得手下人心哪,連找自己這個親兄長相助,這些人居然都要如此感謝。但口中卻道:“沈兄客氣了,既是二郎的事情,我這個做兄長無論如何都是要相幫一二。”

事實上,楊震在朝中受到的非議可要比楊晨所想的還要嚴重得多。尤其是當一些從草原來的訊息傳回來後,更是惹得人人側目。

據某些人所說,如今的蒙人草原到處都是被人屠殺後的慘烈現場,無數的婦孺老人被人殺人拋屍,其慘狀不亞於修羅地獄。

雖然大多數人對此只是聽聞,也不知這些傳說到底從何而來,但這一切依然讓百官對楊震的這一決定更加的鄙夷。我們大明雖然與蒙人世代為仇,但也不能幹出此等喪盡天良的事情來哪。如此做法,卻和那些韃子賊寇有什麼區別了?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楊震,若非他定下如此策略,草原何至於變成如此光景?這與我大明一向所提倡標榜的仁德之說可是背道而馳,著實令人不齒!而且這等事情一旦傳出去,那些外邦藩國又會如何看待我們?

這一系列的說法,讓朝臣對楊震是越發不滿,更多的批判聲甚囂塵上。同時,許多人還將之付諸於行動,一份份聲討彈劾楊震窮兵黷武,滅絕人性的彈章如雪片般透過通政司,直達內閣和天子跟前。

而叫群臣更感憤怒的是,面對如此洶洶之民意,無論內閣還是天子都是默不作聲,只把他們的彈章全數留中,連句迴音都沒有。這不明擺著是在偏袒楊震麼?天子如此不公,這更是惹來了群臣的反感,之後幾日裡,彈劾楊震的奏疏不減反增。

而在發現天子是鐵了心要維護楊震,一直都不作迴音後,終於有人忍不住了,開始在背地裡裡進行了串聯,決定在朝會上同時彈劾,集體發難。

其實一般來說,大明朝的早朝只是個走過場的形式而已。所有的大小政事,那都是在廷議或是由內閣與天子商議之後就定下來。至於朝會上的君臣奏對,不過是把這些早已決定了的事情重新再公開說一遍,好讓朝中臣子都有個瞭解,也好為接下來的工作打好基礎。

但朝會畢竟是國內規格最高的廷議,一些人還是會在這上面突然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想著靠會上的聲勢來逼迫天子答應自己的請求。而這種事情,歷朝歷代也所在多有,就是當今萬曆朝,也已發生過數起相似的情況了。

現在,這些對楊震深感不滿的朝臣,終於因為天子的袒護而再次爆發,決定在六月十一這天的大朝會上一齊發難,誓要把種種罪名定到楊震的頭上。

其實在經過之前的幾番較量後,群臣對楊震已是頗為忌憚。這傢伙不但手段了得,而且深得天子信重,又能言善辯,不按常理出牌,總是讓與之為敵的官員吃足苦頭。

所以一般來說,朝中官員還真不想招惹他,與之為敵。但這次的事情明顯已觸犯了這些人的底線,而且楊震如今又遠在北疆,根本不可能在他們發難的時候出現在朝堂上與自己打擂臺,這就大大增加了官員們的信心。

背地裡,甚至有人還說,倘若連這樣都不能把楊震入罪扳倒,那麼今後這大明朝堂就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