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二十九章 發難(上) (第2/3頁)

加入書籤

所以,當大家發現自己的家鄉在這次的事情上吃了虧後,自然不肯甘休,自然是要聯合起來,對破壞規矩的張居正加以聲討的。你張居正可是我大明一十三省的首輔,而不只是湖廣一省的首輔,怎能做出如此厚此薄彼的事情來呢?

同時,受這些朝中大員的指使和撐腰,本來地方上的官員都要把糧稅交到戶部了,這時候他們也都以各種理由給拖了下來。反正就是擺出了一個態度,我們雖然忠於朝廷,卻也不是傻子,可以任由人欺負而不反抗。

面對這種情況,戶部那邊只能向內閣求助,希望張居正能趕緊擺平一切。而張居正也是感到一陣陣的窩火,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這事情到底是從哪兒洩露出去的。

之前他所以敢給湖廣放寬條件,就是因為覺著自己能夠將這一事實掩蓋住。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他張太嶽還是很清楚的,也知道事情一旦聲張出去一定會引來極大的麻煩。

但他卻也相信,只要自己把事情給瞞住了,別人在不知道的情況下,也出不了什麼差錯。他所以有這信心,是因為掌管這次糧稅事情的,都是他所親信之人,沒一個會在這事上出賣他。

而現在,事情顯然出乎了他的意料,不知怎的,事情傳了出去,鬧得一發而不可收拾。這時候,戶部再把擔子往他身上一撂,他就更感到為難了。

但張居正無懼,這些伎倆與他來說不過是些小道,他能以堂堂之師將之壓倒,根本無須與這些傢伙多作糾纏。他也相信,只要自己出手,這次的事態就很快能得到平復。

可還沒等他想好怎麼化被動為主動呢,幾日後的早朝之上,就有人搶先發難了。

是日,正是每五日一輪的大朝會,在奉天門前,數近千計的官員密密麻麻地排在那兒,在說了一些早就定好了的事情之後,身在天子之側的黃門便欲來一句退朝一說。

畢竟,時入十月,天氣漸寒,讓天子和這麼多朝臣在空曠的廣場之上待得太久總歸不好。

可就在這時,一名列於中間位置的都察院御史大踏步地走了出來,沖天子行禮之後,從容地自袖筒中取出了一份奏疏道:“陛下,臣張本源有本奏。”

一般來說,早朝上的奏事都是之前安排好的,不然因為一件突發事件大家要爭論半天的話,那這場朝會就不知要拖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了。而這位御史站出來說話,顯然不在此安排之內,所有人都不覺一愣。

可人既然都亮了相了,也不好不叫他說話,萬曆便一點頭:“張愛卿請說。”

在把奏疏遞交過去之後,張御史便把目光一轉,落到了前方那些身著緋色官袍的大員們的身上:“臣想問戶部張尚書一句,為何厚此薄彼,只肯為湖廣一省減去三成糧稅而不減他省糧稅?難道說,湖廣是天下諸省之中受災最嚴重的麼?”

此言一出,幾乎所有人的目光落向了張居正,雖然這位張御史問的是戶部尚書張學顏,但誰都知道他張學顏不過是個聽話辦事之人,真正拿主意的只有張閣老一人。

張學顏面上一紅,沉吟著回道:“這個……我戶部自有我們的原因,卻非三言兩語能說明白的,也無須你一個監察御史過問。”

“是麼?若只是你們有所偏私的話,我區區一個御史自然無權過問。但事關社稷安危,百姓福祉,我這個御史就得過問一下了。”面對遠高過自己的尚書大人,張本源不但沒有慌張,反而有股子咄咄逼人的氣勢,踏前一步道:“就下官所知,就因為你戶部如此作法,已導致其他各省大為不滿。有人直言,朝廷處事不公,寒了地方百姓之心。還有不少省份,已暫且擱置了送糧入國庫一事,使得現在國庫裡的糧食都還門到一半呢。如此後果,只因戶部有所偏袒,不知張尚書對此有何解釋?”

張學顏面色更紅,但一時間卻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