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審案(中) (第2/3頁)

加入書籤

“楊震你休得胡言,這種事情也是你能信口雌黃的嗎?”任知古也不滿地一皺眉頭,拿起驚堂木就是一拍。

“這論斷非是在下胡編亂造,實在是有理可推的。”楊震卻不慌不忙,振振有詞地道:“諸位都道那倭人是倭國使節,卻不知可有什麼憑證嗎?”

“哼,那自然是有的,他隨倭國大使平野大鄉而來,豈是你一句話就能否了的?”馬越趕緊道。

“那敢問這位平野大使又是否持了他倭國皇帝的國書前來呢?”楊震繼續問道。

“那是自然。雖然本官因為官階不夠並未曾親見此書,但就丁大人所言,那平野大使可是持國書而來的正經使者,這是作不得假的。”

“哈哈,是嗎?”楊震忍不住一聲冷笑,隨即又大搖其頭,就像是看弱智一般看著馬越,卻不說話,只是不斷地搖著頭。

他這舉動,搞得馬越心中不覺緊張了起來,似乎對方真有什麼證據能證明那些倭國使節有問題一般。但多年的官場生涯又讓他心生警惕,覺著這或許只是楊震的虛張聲勢而已,根本不必太過擔心。

就在馬越糾結的時候,上面的任知古幫他問了出來:“楊震,此等外交之事可不是你一個小小的百戶所能置喙的。你今敢在我大堂之上直言那倭國使節大有問題,可是要拿出證據來的。不然,本官必會定你一個妖言惑眾之罪!”

面對如此威脅,楊震根本沒有半點驚慌的意思,繼續笑了片刻後,才衝馬越一搖頭,似是感嘆地道:“可惜可嘆哪,原來我大明朝中所謂的涉外官員竟是如此的無知可笑。從你說這來使是帶有倭國皇帝之國書就能證明他們的身份不實了。”

“這是為何?”任知古忍不住問道。

“因為如今時候,這倭國內部正打得不可開交,他們的皇帝——對了,在那兒應該叫作天皇才是——他們的天皇不但毫無威信可言,甚至連自保都難。試問,一個連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皇帝他會有心派使者來我大明朝覲嗎?”楊震侃侃而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在牢裡的這兩個來月時間裡,楊震除了思索如何從自身方面脫罪外,也想到了從倭人方面入手。而這一想,還真叫他給想到了。

在之前於諸暨和兄長談說天下歷史大勢時,楊晨曾提到過幾十年後中倭間的那場大戰。當時,楊晨還不無可惜地說過,要是大明如今能趁著倭國尚處在大名割據的戰國時代而出兵征伐,必然能將整個島國都征服了。那樣的話,不但能避免幾十年後的那一場大戰,或許連幾百年後的接連災難都能從根子上給除去了。

這一事,當時的楊晨不過是有感而發,楊震也只是聽過就算,並沒有太放在心上。直到前些日子楊震於獄中思索如何為自己辯解,才想到這一點,覺著或許是個機會,便於今日說了出來。

大明自鄭和七下西洋之後,便徹底關閉了海禁,更不派使臣出使他國,即便是一海之隔的倭國,也只見他們來人,而不見大明派人過去。如此一來,朝廷自然就不知倭國內部的實際情況了。

尤其是在當初使東南各省遭了大難的倭寇之亂平息之後,朝廷對倭國更是冷淡,就更不可能關心他們那兒究竟是治是亂。而一些在倭國內部混不下去的人,便鑽了這麼個空子,偽造國書來到大明混吃混合,還用極其廉價的一些所謂的朝覲之物從朝廷換取數十上百倍的賞賜。

而眼下,這種情況已是愈演愈烈,一些倭人甚至還打起了使者的幌子在北京等地久住。待在這兒不但不必像在倭國那樣時常有性命之憂,還由大明朝廷好吃好喝地供著,他們自然是更不想回去了。

“此話當真?”任知古見楊震說得如此肯定,心下也是一驚。要是事情真是如此,朝廷的面子必然丟得不小,那些鴻臚寺負責接待的官員的處境只怕就更不妙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