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章 聖主籌謀農事興,革新以固萬民寧 (第3/5頁)

加入書籤

以及那即將展開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

在那金碧輝煌的龍殿之下,楊嗣昌的身影顯得格外渺小,他心中波瀾起伏,卻只能強自鎮定,雙膝跪地,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微臣楊嗣昌,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輕抬龍袍,步履沉穩,自那高高在上的御座緩緩而下,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楊嗣昌的心絃之上,讓這位重臣的心也隨之起伏不定。

“楊卿家,你我君臣之間,不必拘泥禮數。”

朱由檢的聲音溫和而有力,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他停駐在楊嗣昌面前,目光深邃,彷彿能洞察人心。

“我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國庫之空虛,糧倉之不濟,皆是時局所迫,朕心甚憂。

然則,危機之中亦藏轉機,朕欲行一前所未有之舉——農業革新,以圖國本之固,民生之安。”

朱由檢的話語,字字千鈞,既是對現狀的深刻剖析,也是對未來的宏偉構想。

楊嗣昌聞言,心中暗自思量,皇上的決心超乎想象,而他自己,雖主張和議以緩時急,但此刻亦能感受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他抬頭,目光中閃爍著智慧與決然,緩緩道:“皇上聖明,農業乃國家之根本,革新之舉,實為救亡圖存之良策。然則,此路非易,需詳加籌謀,方可施行。”

朱由檢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讚許的笑意,他知道,楊嗣昌雖與他政見偶有不合,卻是一位難得的忠臣良將,有著不凡的見識與膽略。

“卿家所言極是,朕已命人廣開才路,集思廣益,務求此次革新,能真正惠及百姓,強我大明。”

殿內燭光搖曳,映照著兩位君臣專注而堅定的臉龐,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農業革新,就在這深宮之中悄然醞釀,即將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風暴。

“大明皇朝,歷數百年風雨,其糧倉之充盈,向來倚重於百姓之賦,而未曾真正邁向自給自足之境。”

朱由檢在御書房內緩緩踱步,眉宇間凝聚著深思與決心。

“古來徵稅,乃國家之常道,然則,長此以往,民力恐有未逮。”楊嗣昌輕聲應和,言語間帶著幾分謹慎,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句話都需細細斟酌,以免觸及龍顏之怒。

朱由檢忽而轉身,目光如炬,望向一旁的王承恩,沉聲道:“賜座!”二字出口,擲地有聲,御書房內頓時瀰漫起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楊嗣昌聞言,心中猛然一顫,御前賜座,此乃無上殊榮,非等閒之臣所能得。

他連忙跪拜,聲音中難掩激動:“微臣楊嗣昌,叩謝聖上隆恩!”

“朕意已決,欲行改革之道,務求大明能夠自給自足,如此,方能真正減輕百姓肩頭之重稅,還民以安寧。”

朱由檢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他的目光穿透了歲月的迷霧,彷彿已經看到了一個不再依賴重賦、百姓安居樂業的大明未來。

實現零賦稅,讓田野間的耕耘者得以安享其成,這無疑是一條荊棘滿布的道路,艱難且充滿挑戰。但朱由檢深知,正因其難,方顯其貴;正因其不易,才更需有人去踐行。他相信,只要心懷蒼生,矢志不渝,這條道路,終將被光明照亮。

楊嗣昌的眸光瞬間洞若觀火,心中暗自喟嘆,眼前的帝王,其構想之宏遠,近乎於夢幻泡影。

這構想,乍一聽,猶如春日裡初綻的花朵,清新脫俗,引人入勝;但若細究其實施之徑,卻似攀登峭壁,步步維艱。

大明王朝,此刻正置身於風雨飄搖之中,內憂如蛀蟲蝕木,外患似狼煙四起,舉國上下,每一分人力物力皆需精打細算,方能勉強維繫。

若再從這緊繃的弦上抽絲剝繭,專為農耕另闢蹊徑,實乃天方夜譚,難以想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