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2章 但願世間無疾苦,寧願架上藥生塵 (第3/4頁)

加入書籤

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與責任感。她未曾料到,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竟能贏得皇帝如此重視與信賴。這位年輕的天子,行事風格之獨特,令人難以捉摸,卻又在不經意間透露出對國計民生的深切關懷與遠見卓識。

於是,顧橫波鄭重其事地應承下來,心中暗誓,必將不負聖望,全力以赴,為天下醫者謀求一個更好的未來,也為蒼生福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顧橫波聞言,眸光微斂,謙卑中難掩一絲驚愕:“陛下,民女不過區區一介弱女子,何德何能,敢擔此大任?古往今來,女子涉足朝堂,實乃鳳毛麟角,即便是那才情卓絕如上官婉兒者,亦是少之又少,更遑論自唐以降,幾無女官之例可循。民女本是紅塵歌姬,身份卑微,此等重任,實難承受。”

朱由檢的目光深邃而堅定,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力量:“朕言你行,你便必能行。勿需妄自菲薄,更莫辜負了朕對你的這份信任與期待。”

顧橫波的心湖被這番話激起了層層漣漪,她終於明白,眼前的帝王並非戲言,而是真的要將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交予自己。她的心中,既有忐忑不安,也有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憧憬。

她開始遐想,那未知的仕途之路,或許荊棘滿布,亦或許風景獨好。在她的腦海中,一幅幅關於“一村一醫”的藍圖緩緩鋪展——那是一個個偏遠村落,因她的努力而得以沐浴醫道的溫暖,百姓們因病痛而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笑容重新綻放在他們的臉上。

這份願景,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顧橫波前行的道路,也讓她心中的那份不安與自我懷疑漸漸消散。她暗暗發誓,定要不負聖恩,以己之力,為這世間帶來一絲光明與希望。

兩人漫步於古街小巷,心中盤算著歸途,秦淮河的水光月色似乎成了他們心中最溫柔的牽引。正沉思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打破了周遭的寧靜。

轉眼間,一位風塵僕僕的身影映入眼簾,他步伐堅定,彷彿正奔赴一場未知的宿命之約。待那身影靠近,朱由檢心中不由一顫,竟是久別重逢的王承恩。自皇后震怒,王承恩毅然離府,誓要尋回失蹤的天子,那份忠誠與執著,令人動容。

未及兩時辰的尋覓,命運便在此刻的小鎮上悄然交織。王承恩的目光穿越人海,鎖定在了朱由檢身上,那一刻,所有的疲憊與憂慮瞬間化為烏有。他猛地跪倒在地,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聲音哽咽:“皇爺,老奴終於尋得您了,這心中的大石,總算是落了地。”

朱由檢連忙上前,雙手輕託,將王承恩扶起,眼中滿是溫和與感激:“承恩,你我之間無需多禮。此刻,我不過是一介布衣,劉公子便是我的身份。”

王承恩聞言,心領神會,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昔日微服私訪,陛下化名劉陽,遊歷民間,那份記憶對於他而言,如同昨日重現,清晰而深刻。作為天子近臣,他怎會忘記那些與陛下共歷風雨的日子,每一個細節都鐫刻在心。

於是,三人繼續前行,步履間多了幾分從容與堅定。王承恩的歸來,不僅為這段歸途增添了溫暖的力量,更讓朱由檢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信心。在這條通往秦淮河的路上,每一步都踏出了新的希望與故事。

王承恩立於熙熙攘攘的街市之中,目光中流露出幾分急切,低語道:“府中主母大人憂心忡忡,望劉公子能速速歸返,以安其心。”他巧妙地以“主母”二字替代了那不可輕易言說的尊貴身份,言語間盡顯謹慎與得體。

朱由檢聞言,眉宇微蹙,關切之情溢於言表,他輕聲詢問:“王公公,你身上可還備有銀兩?以備不時之需。”

王承恩聞言,連忙伸手於衣襟間細細摸索,片刻後,面露寬慰之色,輕聲答道:“殿下放心,老奴身上尚餘些許銀兩,足以應對。”其舉止間,既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