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章 吳襄入住穩軍心,陳圓圓是制衡根 (第2/5頁)

加入書籤

欲戰勝努爾哈赤幾無可能。

在中原腹地,李自成等人亦虎視眈眈。

此時正值崇禎十年,本應是大明養精蓄銳之際。

然而,無人給予他這般機會,大規模戰事雖無,小規模戰役卻接連不斷。一聲雞鳴劃破了漆黑的夜空。

晨曦初破,一輪紅日緩緩自東方地平線躍升,其光芒雖奪目耀眼,卻似帶著幾分不近人情的清冷,連屋簷下那皚皚白雪也未曾因之動容,依舊固執地守護著冬日的秘密。

大明王朝,此刻正籠罩在這既光明又寂寥的氛圍之中,宛如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靜默地凝視著世態炎涼。

王承恩,這位忠心耿耿的內侍,已默默守護在帝王身側一夜,目光中滿是對主子無盡的憂慮與不忍。

他跟隨曹化淳多年,學會了察言觀色,揣摩聖意,然而,眼前的這位君主,卻彷彿披上了一層難以穿透的迷霧,讓他即便是用盡心力,也難以窺見其心海深處的波瀾。

“皇上,龍體為重,還請稍作休憩,以養精蓄銳。”

王承恩的聲音低沉而溫柔,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君主無盡的關懷與擔憂。

他深知,此刻的勸慰或許蒼白無力,但那份忠誠與陪伴,卻是他唯一能給予這位孤獨帝王的溫暖。

然而,帝王並未言語,只是靜靜地凝視著窗外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眼中閃過的是對過往的追憶,對未來的憂慮,以及對這江山社稷深沉的愛與責任。

王承恩見狀,也只得默默退至一旁,心中暗自祈願,願這漫長冬夜之後,能迎來大明王朝的又一個春暖花開。

朱由檢自李定國離去的身影淡出視線後,良久,終是輕輕啟唇,吐出了第一句話,那話語中似蘊含了千鈞之力,又似微風拂過湖面,波瀾不驚卻意蘊深遠:“傳曹化淳覲見。”

此言一出,王承恩心中不禁一緊,如同古木逢春前那不經意的顫動,預示著即將有大事發生。

他深知,每當陛下以這般淡然卻堅定的語氣發號施令,便意味著朝堂之上又將風雲再起,而這位年輕的帝王,正以他獨有的方式,悄然佈局著天下的棋局。

未幾,曹化淳匆匆而至,腳步雖急卻沉穩,踏入殿門那一刻,他躬身行禮,聲音中滿是恭敬與謙卑:“奴婢曹化淳,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深知,能被陛下急召,必是關乎社稷之重事,心中不免暗自揣測,卻又不敢有絲毫懈怠。

殿內,燭光搖曳,映照出朱由檢那張輪廓分明的臉龐,他的眼神深邃,彷彿能洞察世間一切虛實。

在這一刻,所有的猜忌、疑慮都顯得多餘,因為這位年輕的君主,正以一種超越年齡的智慧與決斷,引領著大明王朝,在風雨飄搖中尋找那一線生機。

而曹化淳的到來,無疑將為這場未知的征途,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那紫禁城的深邃光影中,曹化淳對朱由檢的每一道旨意,皆是奉若圭臬,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位皇爺,以勤勉治世著稱,其心雖如寒冰雕琢,對國事卻熾熱如火,只是那份深沉,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絲難以言喻的孤寂與薄涼。

然而,就在那一剎那,彷彿春風不經意間拂過冬日湖面,朱由檢的周身氣息竟悄然生變,這份微妙,被長年伴其左右的曹化淳敏銳地捕捉到了。

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轉變,如同古木逢春前的微妙悸動,預示著某種不同尋常的即將發生。

“曹大伴,你我之間,無需這些繁文縟節。”

朱由檢的聲音自龍案後悠悠傳來,他輕啟龍案,取出一封密函,其手穩健而有力,將這份沉甸甸的信任與責任,交付到了曹化淳手中。

“此事,關乎社稷安危,務必守口如瓶,曹大伴深知其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