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章 勤政忠誠系社稷,方岳貢淡泊銘君心 (第4/4頁)

加入書籤

無非是在解決內憂與抵禦外患之先後順序上猶豫不決。

崇禎最大之失誤在於,雖心向議和,卻又舉棋不定,錯失議和之最佳時機。

同時,又因顧及顏面,不承認有議和之意,徒然將那些力主決戰之將士犧牲。幸得為時未晚,大明尚未至內無賢相、外無良將之境地。

在那風雨飄搖的大明末年,盧象升、孫傳庭、黃得功等一眾忠臣良將,其心猶繫於那片殘陽如血的天子腳下,即便是洪承疇、祖大壽這等歷經滄桑的將領,心中那份對大明的不滅忠誠,亦如磐石般堅定不移。

時光對崇禎皇帝朱由檢而言,彷彿化作了細沙,從指尖匆匆流逝,每一息都顯得尤為珍貴而緊迫。

然而,絕境之中往往孕育著轉機,希望之光並未完全熄滅於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朱由檢深知,此刻他最迫切需要的,是一場對建奴鐵騎的輝煌勝利,一場足以振奮人心、扭轉乾坤的大捷。

這不僅僅是為了扞衛大明的尊嚴,更是為了凝聚那些仍在黑暗中掙扎的軍民之心,讓希望之火重新燃起。

而在這場即將展開的決戰中,盧象升能否被委以重任,總督各路大軍,成為了決定戰局走向的關鍵之鑰。

他的智勇雙全,他的堅韌不拔,早已在無數戰役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若能由他統領,必定能激發將士們的鬥志,讓大明之師如臂使指,共赴國難。

朱由檢的心中,已暗暗下定決心,要以這場勝利為契機,對每一位浴血奮戰的將士給予最實在的封賞與榮耀,讓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大明的青史之上,成為後世傳頌的佳話。

如此,方不負這些忠臣義士的一片丹心,亦能讓大明帝國在風雨中屹立不倒,重煥生機。

夜幕低垂,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微弱的月光下泛著幽光,彷彿每一塊磚石都承載著歷史的重量。

朱由檢的腳步,在這份沉靜中顯得格外沉重,他心中那份不安如同夜色一般,悄然蔓延。

京畿之地,歷來是風雲際會之所,而今戰事將起,非比尋常。

身為九五之尊,他深知肩上擔子的分量,每一絲決策都關乎社稷安危,萬民福祉。

在這回返乾清宮的悠長路徑上,他的思緒如同被風捲起的落葉,紛飛而複雜。

忽而,一個念頭如閃電般劃破心際,讓他的腳步不覺間放緩了幾分。

在這皇城深處,藏著一位或許能扭轉乾坤的人物。

此人,非但才智過人,更對時局有著獨到的見解,或許,正是這場戰役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棋子。

朱由檢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那是一種在危機四伏中尋得一絲曙光的釋然。

他彷彿已經預見,當這位智者被委以重任,那將是如何一番風雲變幻,又如何讓這場看似艱難的戰役,綻放出意想不到的光芒。

於是,他加快了步伐,心中已有了計較。

乾清宮的燈火在前方搖曳,那是他作為帝王,必須堅守的陣地。

而他心中所念之人,將是這場戰役中,他最為信賴的利劍,劃破黑暗,迎接黎明的到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