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章 天命所歸任肩扛,東廠重任不敢忘 (第2/4頁)

加入書籤

難測的深刻體悟。“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面對這樣一位性格複雜、情感涼薄的帝王,誰又願以自身安危為賭注,去觸碰那看似輝煌實則危機四伏的權力巔峰?曹化淳的選擇,無疑是對人性深刻洞察後的明智之舉,也是對歷史洪流中個體命運無奈妥協的寫照。

在這一刻,朱由檢彷彿能聽見歷史的低語,感受到那份跨越時空的共鳴與唏噓。

在那權力與猜忌交織的紫禁城中,每一塊美玉的閃耀,皆是懸於頭頂的利劍,引人覬覦,更招致無妄之災。

皇權的陰影下,人心惶惶,稍有風吹草動,午門之下,便是一片血色的肅殺,彷彿是在無聲地訴說著“懷璧其罪”的古老訓誡。

魏閹之禍,雖已隨風而逝,但其遺毒尚存,如同夜空中最暗的星,提醒著每一位朝臣:前車之覆,後車之鑑,不可不察。

於是,崇禎末年,朝堂之上,風氣悄然轉變。

百官之中,多數人不再執著於鐵骨錚錚的直諫,轉而投身於揣摩聖意的微妙藝術,以求在波譎雲詭的宮廷鬥爭中保全自身,更冀望能分得一絲皇恩雨露。

那些曾以才學見長,又勇於擔當的國之棟樑,如今已寥寥無幾,他們的身影在權力的遊戲中逐漸模糊,彷彿夜空中最亮的星,也難免被烏雲遮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卿欲辭官歸隱,遠離這是非之地?”朱由檢緩緩起身,龍袍輕擺,目光如炬,直射向那位額頭已磕破,鮮血斑斑的老宦官。

他的聲音裡,既有不解,也有幾分不易察覺的惋惜,“卿乃秉筆之首,侍朕最久,若卿棄朕而去,這掌印之位,何人能擔?”言語間,既是對老宦忠誠與能力的認可,也透露出帝王對人才流失的無奈與不甘。

這一刻,宮廷的冰冷與人性的溫情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複雜而微妙的畫面。

曹化淳低垂著頭顱,聲音哽咽,帶著幾分蒼涼與無奈:“奴婢年邁體衰,唯恐力不從心,誤了聖上大事。觀王承恩那孩子,勤勉機敏,實為可造之材……”

“咳咳——”一陣突如其來的咳嗽聲,如寒風中的急雨,打斷了室內的低語,也讓朱由檢的眉頭緊鎖,他沉聲怒喝,威嚴中帶著不容置疑:“王承恩,既已聽聞,還不速速進殿!”

言罷,門扉輕響,一位年約三旬,面容圓潤討喜的胖子踏門而入,步伐中帶著幾分慌亂。

他迅速回身,將門扉輕輕合上,隨即雙膝一曲,跪得乾脆利落,面上滿是為難之色:“皇爺明鑑,奴婢不過是個貪戀口腹之慾的俗人,除了能逗您一樂,別無長才,如此重擔,實非奴婢所能承擔啊!”

他輕輕斜睨向一旁的曹化淳,那位曾以無盡耐心雕琢他,視他為衣缽傳承者的恩師,此刻眼中卻交織著複雜的幽怨與無奈,彷彿在低語:世間哪有如此乾爹,竟這般將自家孩兒推向萬丈深淵?

那眼神深處,似在無聲控訴:“乾爹啊,您常說伴君如伴虎,如今這一躍,您竟是親手將我送進了那最兇猛、性情最莫測的老虎口中。”

曹化淳微微側轉面龐,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似乎在辯解:“皇恩浩蕩,突降大任於你,老夫將你推至前臺,豈非一番苦心栽培,意在提攜你這位年輕才俊?”

然而,王承恩心中五味雜陳,幾欲淚下。在這位君主麾下執掌大權,無異於在鋒利的刀刃上翩翩起舞,每一步都需謹小慎微,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這哪裡是提攜,分明是一場生死未卜的試煉。

“夠了!”皇上的聲音冷不防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二人休在朕前暗自交流,眼神中藏著何種玄機,朕豈會不知?”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驟然緊繃,王承恩與曹化淳皆是一凜,深知在這權力遊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