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9章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落淚 (第3/4頁)

加入書籤

光中隱含期待與審視,只為一睹誰人膽敢挑戰皇權的威嚴,公然違抗那道不可逾越的旨意。

時光悠悠,一月之期,既非彈指即逝,亦非漫長難熬,它悄然無聲地滑向終點,如同夜空中最不起眼的流星,劃過歷史的天際。

“駱卿,可有駱養性的訊息傳回?”朱由檢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曠的御書房內迴盪,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駱養性躬身立於案前,面色凝重地回稟:“回陛下,至今未有絲毫音訊,彷彿石沉大海。”

朱由檢輕輕放下手中的奏疏,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輕嘆道:“看來,這群人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落淚啊。”

言罷,他目光如炬,決然下令:“即刻傳朕旨意,務必將蜀王安然帶回京師,不得有誤。”

駱養性聞言,眉頭微蹙,似有疑慮:“陛下,若蜀王殿下執意不從,臣當如何應對?”

“哼,蜀王若是不識時務,不願歸來,那便以禮相待,以力相迎。”朱由檢的聲音中透出一股不容違抗的堅決,“若必要之時,即便是綁,也要將他安全帶回。”

隨後,他輕輕一揮衣袖,彷彿拂去塵埃,又似在部署一場無形的風暴:“傳朕旨意,召李定國將軍覲見。”

隨著旨意的傳達,李定國踏入御書房,步伐穩健,卻難掩面上的驚訝之色。他深知,今日之召見,非同小可,必有重大事宜需他親自應對。

朱由檢望著這位忠誠的將領,心中暗自思量,自己從未如此正式地召集朝臣,今日之舉,預示著朝堂之上即將掀起一番波瀾。而他,作為這艘巨輪的掌舵者,必須引領著它穿越風雨,駛向未知的彼岸。

李定國立於殿前,風帶起他衣袂輕揚,耳畔迴響著大明皇帝朱由檢那沉穩而威嚴的聲音:“李定國,朕欲委你重任,前往蜀地,執掌蜀王之兵馬,使其歸入我大明鐵騎之下,共築河山。”

他躬身領旨,心中卻似翻江倒海,五味雜陳。這不僅僅是權力的交接,更是忠誠與信念的考驗。若有一日,聖命之下需征伐昔日袍澤,張獻忠之名橫亙心間,他能否揮劍相向?這份抉擇,如同千斤重擔,壓得他心頭沉甸甸的。

過往的思緒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掠過,卻始終未能尋得一絲答案。而今,皇帝一語定乾坤,為他指明瞭前路。

“愛卿勿慮,朕知你忠勇,此行不過是整合軍力,共謀大計,非有他意。”朱由檢彷彿看穿了他的心思,適時地給予寬慰,言辭間透露出對李定國的信任與期待。

聞言,李定國心中大石稍落,再次躬身,聲音堅定:“臣,領旨謝恩!”這一次,他的回答中少了些許猶豫,多了份決絕與擔當。

隨後,駱養性與李定國並肩踏上了前往自貢的征途,兩人的身影在晨光中漸漸拉長,彷彿預示著一段新的歷史篇章即將開啟。

而遠在蜀地的朱至澍,正沉浸在往昔輝煌的夢魘之中,未曾料到,自己嘔心瀝血打造的軍隊,最終竟成了他人手中的利劍。這份突如其來的變故,如同冬日裡的寒風,刺骨而冰冷,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與不甘。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他的命運,似乎已被無形的絲線悄然牽引,向著未知的深淵滑落。

當駱養性與李定國風塵僕僕地抵達自貢城下,夜色已悄然為這座古城披上了一層神秘的紗幔。城門緊閉,猶如鐵壁銅牆,將一切外來的喧囂與窺探拒之門外。朱至澍立於城樓之上,目光如炬,卻難掩心中的波瀾起伏。

“陛下聖諭,特召蜀王殿下入宮覲見。”駱養性的聲音穿透夜色,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朱至澍的心房。

錦衣衛的身影在昏黃的燈火下拉長,他們如影隨形,靜默而威嚴,彷彿是皇帝意志的化身,無聲地宣告著不可抗拒的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