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章 驅虎吞狼之計 (第2/2頁)

加入書籤

而在堅固防禦工事面前死傷慘重損兵折將。

自從大唐朝廷滅亡以後,南詔和吐蕃兩國的反唐聯盟徹底瓦解。

隨著中原地區改朝換代,南詔國立刻向大夏朝廷稱臣朝貢,雙方重新建立宗藩關係,由此擺脫吐蕃人的控制。

天寶末年南詔跟大唐連續打過兩場大戰,雖然取得壓倒性勝利,但是同樣付出很大代價,同時還要受到吐蕃的剝削。

現在南詔和大夏建立宗藩關係,雙方聯合遏制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國。

益州地區的軍事壓力降低不少,只剩涼州各郡還要直面吐蕃大軍的進攻。

由於涼州將士主要以防禦為主,所以崔乾佑下令修築眾多防禦工事,深溝高壘以拒之,這樣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天寶年間,盛唐名將王忠嗣負責經略河隴地區,他曾經向李隆基上奏不要跟吐蕃爭奪石堡城,而是在小積石山一線構築防禦縱深,這樣也能阻止吐蕃軍隊向東挺進。

後來王忠嗣受到李隆基撤職,麾下蕃將哥舒翰接任隴右節度使,他開始不惜一切代價猛攻石堡城,成功把這塊硬骨頭給啃下來。

隨著安祿山起兵造反,吐蕃大軍陸續攻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勝、金天、天成等軍城,甚至還有石堡城、百穀城、雕窠城這些軍事據點,完全掃蕩青海湖畔周邊的唐軍堡壘。

如今石堡城再次落入吐蕃手裡,崔乾佑自然不會傻到去爭奪。

石堡城三面都是斷垣殘壁,地勢險峻,只有一條山路能夠通行,只需少量兵力便能固守。

崔乾佑認為石堡城固然重要,但是並不值得進行強攻。

與其強攻三面斷崖的石堡城,還不如修建防禦工事構築縱深。

在小積石山的防禦工事修建完畢之後,吐蕃軍隊再也沒有突破過夏軍防線。

雖然崔乾佑乃是涼州節度使,可實際上在前線指揮戰爭,反而是李晟這個涼州節度副使。

李晟不僅擔任西平太守,他還兼任著涼州節度副使。

崔乾佑和李晟兩人都是防守大師,極為擅長在防禦戰中找到敵人弱點,集中己方優勢兵力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這套防守反擊的戰法屢試不爽。

他們兩人就是涼州軍的擎天石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