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8章 移民戍邊(上) (第2/2頁)

加入書籤

自始至終都沒人把注意力放到這個方向,普天之下只有鄭珣瑜洞察到東北地區的戰略意義。

例如高句麗在西漢時期只是玄菟郡治下小國,後來趁著中原王朝發生內亂,無力顧及東北地區,先後吞併扶餘國、蓋馬國、句荼國、樂浪國等周邊眾多政權小國,甚至還把眼光投向土地更加肥沃的遼東郡和遼西郡。

尤其在西晉王朝分崩離析之後,中原地區歷經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對峙的三百年亂世,悶頭在東北地區猥瑣發育的高句麗,一瞬間成為脫韁野馬再難約束。

在隋朝結束亂世一統天下的時候,昔日那個玄菟郡治下小國,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東北霸主,疆域版圖西到大淩河、東臨大海、北接靺鞨、南至新羅。

高句麗跟遊牧胡人有所不同,主要以農業為主兼任漁獵,再加上數百年來吸收中原人才,得以孵化出更為穩定的農耕政權。

恰好隋唐時期地球正式進入溫暖期,全球平均溫度相比現代社會高出兩度,東北地區的氣候環境反而有點類似二十一世紀的華北平原,全盛時期的高句麗應該有五百萬人。

地球溫暖期對於高緯度地區來說乃是重大利好,這一時期西北敦煌都能種植水稻,從這裡就能看出環境變化究竟有多麼離譜。

後來唐高宗李治滅亡高句麗的時候,高句麗國中擁有一百七十座城池,編有六十九萬七千戶,估算約為三百五十萬人。

只要中原王朝沒有完全重返東北地區,類似高句麗這種政權還會繼續出現。

李萼提議關東地區的世家大族移民戍邊,他的兩個舅舅第一時間進行反對。

左僕射崔無極毫不留情反駁道:“尚書令此言請恕我不能贊同,若非沒有立足之地,又有幾人真心願意背井離鄉?寄人籬下的底層百姓尚且如此,更別說為朝廷立下功勞的世家大族,要是他們不同意移民戍邊,難道還要把全家老少強行遷徙過去嗎?”

“是啊,尚書令此言過於不切實際。”

右僕射崔無慮同樣跟著一起反對,他搞不懂李萼為何會想出這種餿主意。

其實李萼早就想要削弱關東地區的世家大族,他執掌朝政四年有餘,表面上大權在握,暗地裡經常受到世家大族的掣肘。

正好博陵崔氏涉嫌科舉舞弊,李萼自然要提前挖好陷阱,他準備把整個博陵崔氏打包送往遼州各郡,這個提議屬於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