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7章 禍水西引 (第2/2頁)

加入書籤

以後,東北夷狄再也不敢耍花樣,就連新羅和渤海兩國都是小心翼翼,哪裡還有膽子前來挑釁。

為了開拓東北地區,大夏帝國不計成本投入真金白銀,先後移民和流放的漢人百姓加起來超過百萬之眾,大部分人都是擁擠在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

目前遼州各郡編有二十五萬七千五百戶,一百五十三萬四千人,大約九成百姓都是聚集在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

遼西郡編有七萬七千兩百五十戶,四十六萬三千五百人。

遼東郡編有七萬五千三百四十戶,四十五萬兩千三百人。

玄菟郡編有五萬兩千五百二十戶,三十一萬五千一百人。

樂浪郡編有三萬五千七百五十戶,二十一萬八千七百人。

這四個郡背靠渤海能夠得到海上補給,加之又能從事貿易往來,故而漢人百姓都是優先移民到這些地方築城置縣。

大夏帝國經營遼州總算見到初步成果,也不枉費朝廷上下投入海量錢糧,東北地區的漢人數量馬上就要恢復到西漢時期的元始二年。

由於遼澤以北地區沒人願意移民開墾,所以殷無咎只能命令郭子儀帶兵屯田,他認為再給五年時間,遼州各郡應該就能做到自給自足。

遼州地區分為遼北四郡和遼南四郡,兩者以遼澤作為天然分界線。

遼北四郡分別為通遼郡、扶余郡、鄚頡郡、涑沫郡。

遼南四郡分別為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

自古以來,漢人百姓頂多生活在遼澤以南地區,對於遼澤以北地區很少涉及,畢竟那是遊牧部族和漁獵部族的活躍之地。

隨著遼州夏軍大舉進駐三遼城和扶余城,遊牧部族和漁獵部族威懾於夏軍,他們已經完全退出遼河平原。

如今數萬夏軍正在遼澤以北築城置縣,設立榷場從事邊境貿易。

遼州夏軍透過榷場大量收購貂皮、珍珠、人參、鹿茸等東北特產,而後運往幽州販賣獲取高額利潤,再從幽州地區購買物資回到遼州,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貿易迴圈。

東北地區的物產資源實在豐富,開發遼州遠比開拓西域更加划算。

奈何以往各個朝代選擇定都長安,幾乎都把注意力放到西北邊境,對於東北地區反而錯失良機,直到明代以後這才開始大規模移民。

要是中原王朝早點組織百姓移民東北戍邊,東北夷狄怎麼可能會有機會崛起,漢家兒郎又豈會有滅國之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