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2章 科舉制度的弊端 (第1/2頁)

加入書籤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盛唐時期的世家大族仍然非常強大,這也是為什麼殷無咎必須拉攏他們。

要是殷無咎沒有拉攏這些世家大族,那麼他們還會繼續投靠李唐皇室。

當初為了避免世家大族效忠李唐皇室,殷無咎自然就要丟擲讓人無法拒絕的誘惑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大夏皇帝垂拱而治,日常政務交給宰相們進行處理。

如今尚書令李萼完全可以說是權傾朝野,殷無咎偶爾過問朝政而已,日常政務實際上都是他在負責處理。

因為李萼親手組建朝廷百官,所以很多官員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

殷無咎早已為李萼準備好一個旗鼓相當的政治對手,這個人就是御史令王懷忠,他的任務便是監察百官和打擊貪腐。

王懷忠和李萼皆為元從功臣,他們兩人跟隨殷無咎打天下,完全可以說是他的左膀右臂,而且背後還代表著太原王氏和趙郡李氏。

趙郡李氏和清河崔氏聯合組成執政門閥。

太原王氏和博陵崔氏想要同樣組成執政門閥,他們也不願意看著李萼等人把持朝政,至於為什麼不找滎陽鄭氏和范陽盧氏,原因在於這兩個世家大族已經結成盟友。

殷無咎非常討厭君權高度集中,就算他是作為皇帝也是如此,理想狀態之下自然就是君主立憲,宰相們在任期內進行執政治理天下。

大夏皇帝只需監督宰相們,而不直接插手處理日常朝政。

目前寒門庶族根本微不足道,若是想要扶持他們制衡世家大族,那就需要透過科舉選拔進士,從中挑選才智者充任各地官職。

只要寒門庶族完全成長起來,世家大族那就再也無法壟斷知識。

殷無咎準備拿著君主立憲去跟世家大族進行交換,換取寒門庶族獲得上升通道的機會。

其實在殷無咎眼裡科舉選拔同樣存在弊端,這是有錢人的上升通道,而非真正底層百姓的出路。

每次科舉頂多釋放出幾百個官員名額,參與競爭者卻是多如牛毛,說句難聽點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根本沒人注意到摔死的人究竟有多少。

兩個字概括就是內卷。

四個字概括就是超級內卷。

底層百姓哪有那麼多精力進行科舉考試,只有那些不缺錢的寒門庶族才能跟你耗著做題。

普通百姓就算能夠學會讀書,他也不可能一輩子撲在科舉上面。

娶妻生子,養兒育女。

孝敬父母,養老送終。

這十六個字就能把一大堆百姓壓得抬不起頭來,要是再讓他們去跟有錢人內捲進行科舉選拔,這他媽純粹就是在害死人。

很多人都把高考上大學當做科舉。

我的老天爺啊!

你到底在想什麼啊?

當代大學生頂多算是童生而已,就連他媽秀才還算不上,更別說考進士的難度遠超常人想象。

整個大夏朝廷擁有三百多個郡,一千五百多個縣,幾百個官員名額你真認為普通百姓能夠搶到?

只要科舉選拔全面推行,這種制度將會吸收天底下大部分人力資源,一大堆人都會想著透過科舉獲得上升通道,而你朝廷又無法提供這麼多職位。

接下來就是為了搶奪這幾百個職位,大家都跟不要命一樣做題內卷。

一旦漢家兒郎開始重文輕武,尚武精神就會大大倒退,屆時北方胡人必定捲土重來。

因為重文輕武肯定會堵死軍功爵制的上升通道,畢竟武將打仗就會立功,立功者那就必須升官,所以科舉出身計程車大夫們肯定不允許這群丘八拿走權力。

宋朝就是士大夫階層非常強大,以至於重文輕武太過離譜。

最主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