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1章 科舉鄉試 (第2/2頁)

加入書籤

程度遠遠超過很多人的預計。

這一千六百人順利透過第一階段的科舉鄉試,正式成為大夏朝廷的舉人。

“不!!!”

“為什麼榜上沒有我的名字!!!”

“我中舉啦!我中舉啦!!我中舉啦!!!”

考生們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有人悲傷就有人歡喜,除去一千六百人透過科舉鄉試的舉人之外,其他考生紛紛如喪考妣,更有一家人參加考試全軍覆沒。

第二階段的科舉會試將在次年三月開始舉行,只有各地舉人才能進京參加。

各地州府很快就把舉人數量彙報上去,報名參加科舉鄉試的二十八萬考生,僅有六千四百五十人透過考核成為舉人。

值得一提,舉人身份是在科舉鄉試中獲得的,?這個身份擁有進入仕途的資格,即使舉人在第二階段的科舉會試中沒有透過,?舉人身份也不會因此而改變。?

在科舉制度中,?舉人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身份標誌,?這就代表著一定的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就算未能透過會試,?仍然還有機會透過其他途徑獲得官職。

紫微宮,含元殿。

殷無咎跟宰相們聚在一起商量科舉考試,他們將會從各個方面進行出題。

“會試題目必須要有為官之道的基本常識,科舉進士非同一般,大多數人中了進士以後將會外放為官,基本上就是各地郡縣的高階官員,上位便要正式治理一方。”

殷無咎率先做出指示。

宰相們根據皇帝指示擇優選題,不僅要有各種各樣的馭民題目,還有天災人禍的應對措施,甚至不乏有帶兵打仗的基本常識。

因為殷無咎對於科舉進士的要求就是文武雙全,所以第一階段的科舉鄉試才會淘汰掉那麼多人,說到底大部分人都是偏科嚴重。

二十八萬考生僅有六千四百五十人透過考核成為舉人,這還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這也是為什麼殷無咎不想讓底層百姓參加科舉考試,畢竟面對這種超級內卷普通百姓肯定先支撐不住。

只有那些不缺錢的寒門庶族才能跟你耗著做題,普通百姓就算能夠學會讀書,他也不可能一輩子撲在科舉上面。

娶妻生子,養兒育女。

孝敬父母,養老送終。

這十六個字才是底層百姓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去跟有錢人內捲進行科舉選拔,這他媽純粹就是在害死人。

後世之人就是陷入極致內卷,或許一輩子還賺不回讀書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