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在十八線小縣城生存,該思考的問題 (第2/5頁)

加入書籤

縣域經濟的新增長點在哪?

從二十年演變格局看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因勢利導形成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從縣域經濟20年演變格局看,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外和農產品主產區縣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不斷增強,成為重要增長點。伴隨著“四個下沉”趨勢,重要增長點中將湧現一批工業大縣、農業強縣、旅遊名縣,成為新的增長點。建議強化分類指導,提升中西部縣域生產和消費功能,推動城市群都市圈縣域“內融外合”,改善縣域發展軟硬環境,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

這是最基本的政策,你不管做什麼,得順勢而為,才能有目標性的選擇。

一、從過去二十年看: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外和農產品主產區縣是全國縣域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一)區域層面:中西部地區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增加,但東部和東北地區有所降低

中西部地區縣域經濟佔比高,對全國經濟增長貢獻率增加。如,2021年新疆縣域經濟佔全省Gdp的71.5%,雲南(63.7%)、貴州(63.4%)、河南(60.9%)、江西(55.6%)、湖南(54.8%)、內蒙古(54.0%)、山西(52.8%)均高於全國38.2%的平均水平。從2000—2010年、2010—2021年各地區縣域Gdp增量佔全國縣域經濟增量的比重看,中部、西部地區提高5.8%和5.3%,東部、東北地區降低2.4%和8.6%。

(二)城市群層面:城市群都市圈內縣域經濟佔比高,但對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所下降

從城市群看,前後十年相比,城市群內59.7%的縣域、城市群外71.6%的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方面,城市群內縣域由78.2%降至73.8%,降低了4.4個百分點,城市群外縣域由21.8%升至26.2%。從都市圈看,前後十年相比,都市圈內58.4%的縣域、都市圈外69.2%的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方面,都市圈內縣域由59.5%降至56.0%,降低了3.5個百分點,都市圈外縣域由40.5%升至44.0%。

(三)主體功能層面:農產品主產區縣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增加,但城市化地區貢獻率降低趨勢凸顯

城市化地區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較高但有降低趨勢。二十年來,約55.2%的城市化地區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前後十年對比看,城市化地區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降低1.8%。農產品主產區縣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所提高。與前十年相比,農產品主產區縣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1.7%。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對全國縣域經濟增長貢獻相對平穩,前後十年僅提高0.1%。

二、從未來趨勢看:“四個下沉”將成為培育縣域經濟新增長點的有生力量

(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下沉,夯實縣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基礎

隨著交通物流、產業配套、市場體系等日益完善,縣域綜合競爭優勢顯現,逐步嵌入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體系。城市群都市圈內部分經濟強縣成為先進製造業叢集的承載地,湧現出多個特色產業“冠軍縣”,如,湖南長沙縣集聚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龍頭企業,河南長垣市起重機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70%。縣域內創新驅動作用不斷增強,先後分兩批建設144個國家創新型縣(市),陸續確定26個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建設示範縣和124個試點縣,大部分在城市群、都市圈範圍內。

(二)消費和市場下沉,釋放縣域內需潛力

縣域消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