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窮人通脹”和“富人通縮” (第2/2頁)

加入書籤

,居民收入提升困難……

以上問題均不是小病小痛,而是長期問題,導致我們的消費和投資持續低迷,始終拉不起來。要是有能力早就解決了,但是其中矛盾重重,任何一個政策下來,都好像“按下葫蘆浮起瓢”,非常難以解決。

“短期刺激”和“長期轉型”之間的矛盾

我們過去經濟的發動機是基建和房地產,但是樓房和高鐵總有建完的一天,今天不轉型明天也得轉型。

但是短期刺激也不是萬全之策,很容易回到原來窮人更窮、富人更富,“損不足而奉有餘”的老路上去。

轉到哪兒呢?當然是新質生產力,科技。

科技對經濟的貢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和市場相結合才能稱之為新質生產力,在房產斷檔後一時半會難以接續,但是經濟的螺旋向下不能永無止境等下去,所以還是需要短期的刺激;

所以這次會議明確,雖然科技還不能完全取代房地產的地位,但是從目前的成果來看,勢頭是發展向上的。

比如在全球市場,我國5G、新能源汽車、晶片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領域,已經初露鋒芒。

所以短期刺激和長期發展可以開始同時發力了。

海外持續高利率,而我們維持較低利率,導致資金外流,人民幣貶值;

這個矛盾隨著美聯儲開啟降息週期有了較大的緩解,也是我們推出“轉向”政策的一個重要契機。

“窮人通脹”和“富人通縮”的矛盾。

我們看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比如水電燃氣、豬肉蔬菜等,價格都在上漲;

而富人持有最多的股票、房子等資產價格卻在下跌。

窮人的通脹沒有辦法提振經濟,而富人的通縮又制約了他們的消費能力。

如果這個時候透過放水來提振經濟,財富膨脹最多的還是富人,窮人從中得到的實惠跟富人完全不成比例,財富的天平會繼續朝富人這邊傾斜。

解決的辦法就是,在刺激的同時,推出配套的保民生的政策;

比如25號釋出的就業優先、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檔案,把保就業的優先順序擺在更高的位置,當成從上到下的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

還有市場傳聞,針對二孩及以上家庭的現金補貼也可能在路上。

“正本清源”和“積極推進”之間的矛盾

正本清源就是打擊那些不按規矩幹事兒的人,比如廣泛存在於金融、醫療、體育、能源、科研等領域的廉潔問題。

正所謂“一鬆就散,一嚴就死”。

打擊這類事情,做到正本清源,又難免挫傷一部分人的積極性,這個尺度和分寸一直不好拿捏。

還是那句話,“為擔當者擔當,為幹事者撐腰”,讓執行者真正能夠沒有後顧之憂,擼起袖子加油幹。

之前人們悲觀,主要是擔心願不願意發力的問題;現在我們看到了高層願意解決經濟問題的決心和意志,並且聯合了這麼多部門密集出臺政策,政策合力效果也會疊加;

從歷史經驗來看,能不能幹成的問題,反倒不用太多擔心。

這些東西雖然是剛出來,能不能徹底改變所有經濟問題也是個未知數;

但是這次“轉向”,可以類比08年和15年,都是在經濟遭遇嚴重困難時下出非常關鍵的一步棋。

08年和15年,大家的感覺可能不比現在更好,每次走出泥潭之前,都需要經歷近乎絕望的考驗,但是最終都會走出來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