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好好工作,它雖不能發財致富,但卻可以養家餬口 (第2/3頁)

加入書籤

的慾望。

所以他就開始做自己的頻道,數碼從來就不是一個受眾很廣的垂直分類,受眾有限。

所以你想,如果何同學一開始是衝著“掙錢”這個目標去做影片的話,就不可能選擇這樣一個小眾垂直領域了。

很多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喜歡計算得很清楚。

比如要開始寫公眾號,就一定要先看看是不是已經過了紅利期啦,今天看情感類的賬號很火就寫情感文,明天看了一篇成長文,又開始更換領域。

這樣是被外界牽著走,很容易就隨波逐流。

而這樣行事的唯一後果,就是指向平庸,泯然眾人矣。

所以,從興趣出發,才是最正確的動機,因為熱愛,你可以探索得比別人深一些,你可以比別人堅持得久一些,你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樂趣。

這就已經足夠了。

做好這些了之後,金錢都是順帶著來的,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

在我接觸自媒體的這一年裡,我一直在思考做內容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有些人覺得是不斷精進的個人能力,有些人覺得是熱點的即時跟進。

但是在我看來,我認為自媒體的本質其實是資訊差,甚至往更多方面去擴充套件都是如此,比如網際網路經濟的許多產品的銷售過程也存在資訊差。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想在網上購買一個商品,你並不知道產品最終的價格是來源於產品的價值,還是宣傳費用、包裝層面的價格的疊加。

這就是一種資訊差,我們都有自己喜歡的內容博主,他們在網際網路上給使用者分享自己在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我們透過向他學習,來抹平自己在這方面的資訊差。

01

資訊差促使我們去學習

我第一次認識到自己在有些方面遠遠不如別人,是源於大學的時候認識的一位學姐。

和她相識是在某次圖書館的活動,一個偶然的交談,我發現她不管是在圖書的閱讀量,還是在觀點的表達能力上,都超過我太多太多。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第一次深深地覺得自己在應試教育之外的領域,簡直就是白痴一般的存在。

於是我在大三的那年裡拼命地閱讀,希望能夠在閱讀量上超過他人,抹平自己與他人的資訊差。

畢竟如果我們身在井底,就會對自己的一些小成就沾沾自喜,從而忽略了外面還有一個巨大的世界。這種資訊差容易給我們帶來短視的思維。

意識到這一點,然後拼命追趕,我們才能跟上世界的腳步。

某種程度上,我們應該感謝自己在生活中的那些“被碾壓”的時刻,正是這些體驗,讓我們學會精進。

02

用資訊差讓我們保持謙虛

在我工作的過程中,我常常保持著一種“創業”心態,我喜歡挑戰一些艱難的專案,然後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得到受挫,這樣會讓我時刻保持謙虛。

要知道,當一個人開始自滿的時候,就是他被團隊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拋棄的時候。

假如你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碰到這樣的人,你會願意和他一起共事或者相處嗎?只有向他人釋放善意,才會得到他人更多的認可以及尊重。

我想起我曾經換工作的經歷,當我在為下一份工作尋找機會時,我收到了一位前同事的內推,雖然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入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得到了充分面試的機會。

這就是保持謙遜給我們帶來的機會,很多時候,當別人有一個合適的崗位需要招人時,就很容易考慮身邊合適的人選,這就是潛藏著的一種隱性資源。

03

找到合適的人學習

每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