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如果無能為力,那就順其自然 (第1/2頁)

加入書籤

掙錢,一定要找到適合你的模式

時常,我發現身邊每個人都很匆忙。忙啥呢?成年人似乎每天都在忙著掙錢。

但其實,大多數人這輩子都掙不到多少錢,或者說現在就能算出來一輩子能掙到多少錢。

你想,一個人靠出賣體力和時間,去賺很辛苦的錢,這數量自然很容易計算。

現在,很多大學生,唸書時沒什麼商業認知,想賺錢,就只能去做家教或者發傳單等,一天下來講得嗓子啞了,也就掙個幾十或百來塊錢。

邏輯非常簡單,每個人的時間和體力都有上限,天花板清晰可見,工作替代性強,永遠有比你體力更好,時間更多的人。

一定要有槓桿思維。要知道,年輕的時候有這種認知,未來,你過的會是不一樣的人生。

其實,現在很多人,用業餘時間,在電商和自媒體的賽道做得很不錯。可見,藉助一些槓桿,賺錢不一定要很辛苦,也沒有那麼難。

簡單來說,賺錢和辛苦無關,和商業模式有關。

而那些能實現財富指數級增長的人,沒有一個不借助槓桿的,像金錢、人力、媒體都是槓桿。你沒有這個概念,不最佳化自己的認知,就只能一直賺辛苦錢。

你能賺什麼樣的錢

有了商業認知,那麼,思路和格局就開啟了。你要挖一挖自己的潛力,看看自己還能幹點啥。

你能賺到什麼樣的錢?先取決於認知,再取決於能力。當然,商業模式的優劣,決定了收入的高低。

從時間角度來看,掙錢的模式,簡要的說有幾種。首先是一份時間只出售一次。像打工人,就是向企業批次出售每天8小時,換取單一的工資收入。

其次是一份時間售賣多次。像花幾個月的時間寫了一本書,但這本書賣給了幾萬人,那這一份時間就售賣了幾萬次。

再次是買別人的時間,為自己創造價值。這就是創業或者投資,本質上就是“低買”別人的時間去“高買”,這種模式能夠突破時間限制。

在這幾種商業模式中,絕大部分普通人,都停留在第一種。區別不過在於,有的人單位時間價格高一些,有些人低一些,但本質上都是在賺辛苦錢。

說到這,是不是你就有同感?

我想,你一定也想用第二或者第三種商業模式賺錢。但這也取決於能力和資源。

我想說的是,在生存階段,用時間換錢沒有問題,但不要永遠甘於用一份時間換一份收入。

從0到1的階段需要堅持

你想,在年輕時走到第二或第三種模式,就得有韌性,死磕,直到拿到結果。

當然,做任何事,起步都不容易。

從0到1的難度,是從1-10的n倍。在這個階段,你會經歷質疑、搖擺、內耗和沒有反饋。

你看,不管是讀書還是減肥,在剛開始階段,你都要經歷那些付出很多,但看不到效果的致暗時刻,會內耗、迷茫、無助......。

大部分的人,常常會自我懷疑:怎麼書都讀了一年,生活也沒啥改變?怎麼節食運動了兩個月,還是那麼胖呀?

其實前期沒有反饋,再正常不過了。山腳下總是最擁擠的,人們都想去山頂,但大部分人都到不了山腰,堅持太難了,很多人就會在這個階段放棄掉。

人往往會高估一年能取得的結果,卻低估了十年能帶來的巨大改變。

現在,自媒體非常火。但在自媒體圈子裡,你會發現做著做著,很多人就消失不見了。

而那些一直在的人,三五年之後,也有了不一樣的收穫。不是因為後者多厲害,而是因為真正的對手,其實不是別人,是自己。

你看,這是個流量時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