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計劃與市場”經濟各佔一半麼? (第1/8頁)

加入書籤

大規模刺激計劃登場,經濟如何重回正軌?

如果有足夠規模的一攬子擴大內需計劃,並配以貨幣政策,那麼就應該對中國經濟企穩回升抱有足夠的信心

央行重磅貨幣新政出臺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受到非同尋常的關注。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根據今年兩會,2024年經濟增速目標為5%左右。

政治局會議針對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的表述包括: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最佳化存量、提高質量,加大“白名單”專案貸款投放力度,支援盤活存量閒置土地。

此前,貨幣政策已先行。9月24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宣佈了三大支援性貨幣政策舉措。一是總量降準降息,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二是支援房地產市場五項政策,包括引導商業銀行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三是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兩大工具,支援股票市場。

中國貨幣政策的空間正在開啟。2024年3月以來,瑞典、瑞士、墨西哥、加拿大、英國、歐元區等經濟體相繼宣佈降息。北京時間9月19日凌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為新冠疫情發生四年來首次降息。外界分析,中美利差收窄、匯率掣肘減弱,對其他國家貨幣政策的束縛也會相應減輕。

隨之而來的討論,是中國宏觀政策能否開啟更多刺激空間。9月24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上建議,以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為主籌措資金,在一到兩年時間內,形成不低於10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規模。2023年Gdp總量達126萬億元,可以考慮按Gdp(國內生產總值)10%的比重,確定刺激計劃的規模。

系列措施釋放出積極的訊號,中國股市隨之飆升,滬深300指數和香港恒生指數在過去幾天大幅上漲,滬指收復3000點。接受採訪的學者表示,當下提振市場情緒與民眾信心是關鍵,更關鍵的是措施的落實,同時處理好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挑戰。

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cmF季報預計三季度增速將在4.7%左右。

當前,宏觀經濟資料不容樂觀。以貼近居民日常的消費為例,去年11月增速一度達到10.1%,隨後數字一路下滑,徘徊在3%左右。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與此同時,物價仍在低位徘徊。8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6%。

民間資本與外資的投資熱情低迷。據商務部資料,2024年1月—8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了31.5%。1月-8月,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民間投資增速為負增長,是-0.2%。

企業利潤增速放緩。1月—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5%。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8月分年齡組失業率資料顯示,8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攀升1.7個百分點至18.8%,為2023年12月公佈資料以來最高點。

經濟學家任澤平團隊分析,ppI連續20多個月負增長,cpI在零附近徘徊,實為罕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