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周易》不是封建迷信 (第2/2頁)
“你也說這是預備形態的,那麼不就說明華夏無哲學?”
老頭好像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點,表現的異常興奮。
“華夏沒有哲學,你看起來非常開心?”,李元毫不留情面。
“你,我,你,我,你胡說,我那有開心了,我只是論述一個事實”。
“我說替你們悲哀,你還接受不了。
黑格爾說沒有就沒有啊,他有沒有真正讀懂過孔子的學說?有沒有看過《道德經》?有沒有見識過《易經》?
他沒有,因為能夠翻譯這些經典的人,不見得能看懂,只能照著字面翻譯”。
“你說黑格爾沒有看過就沒有看過?你說翻譯不懂就不懂?你以為你是誰?”
老頭這是和李元槓上了,已經完全不顧自己的形象。
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李元的一番說辭,讓他內心對過去所學產生了動搖,這是他難以接受的。
堂堂的燕大教授,被一個一看就是鄉下小子說服,他如何能接受,他也是要臉的。
所以,不自覺中,他已經不去考慮底層邏輯,痴迷於尋找李元語言中的漏洞。
周邊大部分的旅客,也許不太明白黑格爾、《道德經》、《周易》,但都是經歷豐富。
察言觀色,對老教授多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老教授頭上的光環在他們的眼中正在逐漸變淡。
李元也快被老頭氣笑了。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黑格爾實在《哲學講演錄》只是評價了《論語》,沒有提及其他。
他的原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內容主要是常識道德,這種道德在哪裡都能找到,沒有特殊的哲學思辨內容?。
是其他人斷章取義,把這一觀點擴散到了全華夏。
我很懷疑,這個擴散者是誰,是翻譯,還是別有用心的華夏人?”
李元說完,故意直勾勾地看著老教授。受其帶動,周邊的旅客也都看向了老教授。
這樣不友好的注視,讓老教授如坐針氈、如芒在背,不僅臉更紅了,細密的汗水也開始湧現。
“小李,不要跑題,繼續說《周易》”,唐書記雖然也看老教授不對眼,但是出於其他考慮,還是適時扭轉了話題。
“好的,我們繼續說《周易》。
《周易》被歷代學者推為群經之首,由於在周朝是被統治階級控制,並不是隨處可見的。
孔子是在接近六十歲時才得到《周易》,孔子得書後愛不釋手。
老子是在深入研究《周易》之後,將其思想精華融入了後來的《道德經》,成為了道家始祖,創造了中國最早的以辯證思維為核心的哲學體系。
經過老子和孔子的推廣,尤其在孔子傾心做了註解之後,《周易》才真正被廣大社會階層熟知。
《周易》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宇宙萬物的發展變化規律及其應用。
其核心思想之一是陰陽觀念,認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由陰陽兩個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力量構成的。
陰陽的動態平衡和相互作用是宇宙萬物的本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