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章 願廣至仁之化 (第2/7頁)

加入書籤

皇城外,百官渡金水橋,已隨鴻臚寺員引入,文東武西,分御午門兩側,待帝從奉天門下,新修景輝奉天殿前穩座,文武百官依次按高低官階魚貫而入,錦衣衛鳴辮三徹響,眾臣俯身行五拜三叩頭大禮,為新帝上表道賀。

待鴻臚寺員奏請頒詔,翰林卿於詔書之上蓋頒大印,則百官出至承天門外,其官員奉詔書一路經奉天門,抵午門,放落雲輿至承天門,宣讀立君詔書:

“昔我父皇太祖高皇帝,龍飛淮甸,汛掃區宇,東抵虞淵,西踰崑崙,南跨南交,北際瀚海。仁風義聲,震盪六合,曶爽闇昧,鹹際光明。三十年間,九有寧謐,晏駕之日,萬方嗟悼。煌煌功業,恢於湯武,德澤廣佈,至仁彌流。侄允炆以幼衝之資,嗣守大業,秉心不孝,更改憲章,戕害諸王,放黜師保,崇信奸回,大興土木。天變於上而不畏,地震於下而不懼,災延承天而文其過,飛蝗蔽天而不修德。益乃委政宦官,淫泆無度,禍機四發,將及於朕。朕為高皇帝嫡子,應天順人,天位不可以久虛,神器不可以無主,上章勸進。朕拒之再三,爰乃俯徇輿情,已於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大禮既成,所有合行庶政並宜兼舉…於戲!文帝入漢,尚資恭儉之風;武王紹周,願廣至仁之化。佈告天下,其體朕懷。”

建文以來祖宗成法有更改者,仍復舊制依大明刑律科斷。

更頒以下為奉天征討將士,數年以來從徵,披堅執銳,忠義奮發,功德難表,宜速論功升賞,用酬前勞。

封燕臣丘福為淇國公,朱能為成國公,追封張玉、陳亨國公爵,張武、孟善、張信等正名侯爵,張輔、譚忠等襲伯爵,前朝舊臣論功者官復原職,增祿世襲。

文官卿派解縉、胡廣、楊榮、楊溥、楊文奇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設稱內閣。

廢免周、齊、湘、代、岷五府家族世人前朝罪責,官復原職,還籍承襲,大赦天下。

三鰥寡孤獨,有司依例存恤,毋令失所。

山林隱逸懷材抱德之士,有司詢訪以禮,敦請赴京,量才擢用…諸令。

至此,建文朝不復存在。

夜深已寂,天幕瞬沉。

坤寧宮中,王妃徐顏如試問,“殿下....陛下今可好?”安隼寂寥中說,“娘娘莫擔心,陛下,已安然入寢了。”

幾千恩重一白髮,萬載青絲空垂頭。

何曾逝斯如歸衷,無念卻悲涼相送。

眾妃居於東西六宮,往各處亦經過此坤寧乾清門,過而不入,看來皇帝終究不願再見自己。

“王妃,奴婢為你更衣吧。”衣帶漸寬人消瘦,徐顏如脫去華袍無眠,只餘窗前高燭燈昏暗,樹影飄浮,今日是登基大典,本應與其一同享此盛世之愉,卻怎奈彼此兩不相見彼此兩相厭...

學院課上,光世見朱濟熿多日未來擔憂,便在課下問其兄,朱濟燁難為情與其道,卻也無可奈何。

誰知昨日那事渡過登基典,卻仍難逃一劫。那受傷官子弟一紙訴狀將平陽王濟熿告到府衙門,波瀾四起,動靜非同小可。

朱濟熿以為怪,不明為何那子竟換了一副嘴臉,分明當日在其面前百般求饒奉承,如今卻要控告其辱罵毆打,身旁駁安忿恨難平,此時朱濟熿卻謹,“嗟乎!此事不明蹊蹺,其告得突然,我們也百口莫辯。”

“王爺打算如何應事?”駁安眉蹙眼亂。

朱濟熿卻與之側耳暗明。

駁安奉令面見應天府府尹,其人卻各式誣告變化口風,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府官詢,“堂下人可知事實?”

駁安即回,“府尹大人,我們郡王從未打傷過其人,其人乃惡意誣告!”

此言一出,其人多勢眾,眾口鑠金,紛紛指桑罵槐,七嘴八舌,屬丞叫停,他既知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