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 (第4/4頁)

加入書籤

正當諸位靜思之時,黃淮苟同,“臣附議,喜易先生所言甚是,陛下所示,便與此不謀而合,設一處而增效集權,再好不過!”

集權。二字一出,列位如坐針氈,唯有秦皇時施行之中央之制,到底是在諷刺,還是認同皇帝之策?集權專制,可非良與長久之制,然皇帝既已打算將權力撥冗下屬,必將在諸多政事上大大受益,古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此幾人參議,總好過一者獨裁。

“臣亦同,既要設參議之職,便設一眾議之部,為政事而群議,才得見地左右,辨事出弊端。”金幼孜道。

“好!”沉寂許久之後,內心不被暗窺而明然的朱棣竟未有身為君王尊態,以此來定他個揣度聖意之罪,反而大呼此意尚佳,令諸位實屬心嘆其氣度不凡,“諸位皆有此見解,那設制宜早不宜遲,儘快將國事運籌,吾等也儘早在朝廷相處共洽啊!”

皇帝說時笑逐顏開,眾臣心境漸開拓,紛紛附議,朱棣實不難看出此些臣對其這位初登大寶的皇帝還存幾分芥蒂,昔日他是殺伐決斷,以狠聞名的燕王,今日與他等卻皆以為君臣,便要榮辱與共生死共繫於大明。

然道,“你等,既將群議共處,必同心協力,為大明計。”眾臣仍有防禦之心,不敢在帝面前大膽直言,朱棣此話已是明示於人,他等需待朝如一日,身為朝臣當為天下計,一時諸位皆鬆懈下來,釋去往昔疑慮,共赴永樂朝明日才是正道。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初一,朝中頒旨,命解縉,黃淮,胡廣,楊榮,楊士奇,胡儼,金幼孜七人入午門直文淵閣干預機務,文淵閣隸屬翰林院,稱內閣。

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六部與內閣各司其職,向皇帝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