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章 今夕復何夕 (第2/4頁)

加入書籤

沉,許是二人飲了些酒,其先出聲,“建文...允炆那小子,給自個兒取的年號...”朱棣往杯中倒酒,左手端杯,右手提壺,怔怔向姚天僖處走去。

姚天僖正覺杯中無酒,便見皇帝親自為自己倒酒,又挪開杯盞,換上大碗,“道衍啊,你我可是許久未像今日這般痛飲了,來,朕敬你!”

姚天僖露喜色,端起大碗,“臣,回敬!”與朱棣碰杯對飲,一碗全然下肚,朱棣直呼解意,卻見姚天僖娓娓道來,“陛下,既是新朝,何無新號?”

朱棣直覺一陣寒意從內而發,他竟每每與己想如一轍,“還是道衍最懂朕心啊!”

“陛下,臣只是說了陛下心中所欲之言,罷了。”朱棣笑,姚天僖對笑,許久便如默契無隙,其起身與姚天僖對立,“道衍啊,唯有你知,朕如何不易,這新朝來之不易啊!”

姚天僖視其背身,眼裡已如同般婆娑,三年,彈指一揮間,其中間死了多少人,傷了多少無辜,踏足了多少泥濘,經歷了多少曲折,唯有身處之人瞭然於心。

朱棣淚中含笑,“道衍所見,新朝何名?”

姚天僖俯身倒酒,酒壺已盡,唯剩幾滴入碗中,正當朱棣回身而視,姚天僖拈起碗,將碗傾倒過來,朱棣凝其將酒水倒下地,然見其道,“陛下,舊朝不復,便如同這酒,酒盡乾枯。”

“新朝盛起,便如明日的初晨,大明永樂。”

朱棣復笑,漸大笑,姚天僖亦同。笑如春風,笑之燦然。

卯時一刻,城牆鐘響,晨光微露,大臣們魚貫而入,至此時起,一個全新的大明永樂朝,便此展開。

詔,廢除建元年號四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紀,改其明年為永樂元年。

三子散朝,已是午半,皇帝勤於政務,每每上朝,眾人都是接連幾時辰陪其耗著,當真是累得四肢乏力,腹中空虛。

“唉!當真是比鬥武還累,比行軍還累啊!”二王朱高煦與另二位齊頭並進,正緩緩向母妃坤寧宮去。

“二弟莫要嗚呼,讓父皇聽聞了,又得挨一頓痛斥!”朱高煦兩目不屑,正瞧老大朱高熾說時,附和道,“是是是!本王是當真不比兄長,我不擅文政,幫不著父皇!”

三子加快步子,不時便抵坤寧宮門外,正逢大侍管杉啟帶路,三人直入坤寧宮。直正殿門外,聞安隼道,“三位殿下稍候,娘娘喝了藥,現下正休憩呢,奴婢這便去請...”

聽聞其要去請,三子異樣,且見三王朱高燧細聲謂,“母妃既安睡,便不用驚擾她。”

“是,安姑姑且吩咐下去,為我們三人備一側院,我等且休息會,待母妃醒了,再傳不遲。”大王朱高熾復。

安隼被止,即點頭應下,令卉思帶路,“三位殿下,隨奴婢這邊來...”三人即往側殿去,殿內寬敞明亮,令朱高煦不由嘆,“這可較王府寬敞多了!”

皇宮不比王府,一宮設有幾殿,分前後內外殿,殿內又設東西兩堂,堂內又設內外居室。走起來且如迷宮般難尋,如此宮中人也愈難管束,便每宮皆設內外兩大管事,以控宮規。

安隼吩咐膳房為三位殿下做好膳食,宮人們排列一行,依次而入,一盤盤點心果子美酒好菜鋪設開來,此些雖不是山珍海味,或是珍稀異物,卻皆是三子母徐顏如親創,三人幼時最喜。

朱高熾見時已是飢腸轆轆,終於可以吃上食,愈感美味,“大哥你悠著點,別吃噎著了!”二王對座喊道,見其視吃食如豺狼遇案上肉,不由嫌棄又痛損道,“沒人跟你搶!瞧瞧你,吃得肥頭大耳的!真就管不了你那張嘴!”

朱高熾仁厚,見其如此說也不計較,只夾著食往嘴裡送,一會囫圇道,“誒,二弟你別說,母親這菜,真是一絕!你吃吃,吃吃嘛!...”其咧嘴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