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戰局描述 (第2/2頁)
眾人也陷入沉默中!
他們不理解後世海戰的戰法,但卻能聽出兩邊的實力對比,不妨礙他們感同身受丁汝昌、鄧世昌等人的英勇。
特別是鄧世昌最後時刻的衝撞敵艦,壯烈犧牲。
劉仁軌作為唯一懂得海戰的人,深吸了口氣後緩緩起身,朝著東方鄭重下拜。
“鄧將軍壯哉!”
眾人也紛紛起身,朝著東方下拜!
李承乾卻說道:“之後的海戰就不說了,怕你們接受不了,關鍵是咱們這次穿越過去,一定要改變戰局,即便當時的清朝腐朽不堪,但海軍將士卻是真真正正的中國人。
他們為國而戰,戰至最後一刻,咱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赴死!”
李世民回過頭:“沒錯,咱們的存在就是為了改變歷史。”
“既然你不願說後邊的戰況,那就說說戰後的局勢吧,清朝還有多少國祚,戰敗後咱們又付出了多大代價.....”
問題很沉重,眾人心中不由一沉。
李承乾繼續緩緩說道.....
甲午戰爭失敗標誌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
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誌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
甲午戰爭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鬥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倭國得到鉅額賠款和蛙島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便利了倭國對遠東地區的進一步侵略擴張,使倭國一躍成為亞洲唯一的新興資本主義強國。
另外,倭國為了對抗俄國,湔雪三國干涉之恥,一方面提出\"臥薪嚐膽\"的口號,重新開啟十年擴軍計劃;另一方面促成了\"英倭同盟\"的形成,開始了東亞地區新一輪的爭霸。
甲午戰爭標誌著中朝之間上千年的宗藩關係正式終結,朝鮮名義上獲得了獨立,實際上卻被倭國控制。
之後俄國勢力進入朝鮮,日本和俄國在朝鮮的爭奪日趨激烈,最終引發了1904年日俄戰爭。
說到這,李承乾再次停了下來。
“想必諸位也能感受到半島對於咱們的重要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