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5章 慈禧斃命 (第2/3頁)

加入書籤

兵師。只要他能在迅速的拿下開封,這一場戰爭就簡單多了。”曾紀澤很有信心,“北軍的動向如何?”

“宋國公的大軍已經開拔,不過宋國公好像是私自改變了作戰計劃,沒有直接攻入河南,而是先去攻打廬州府去了。”這一次是杜聿光來回答。

“什麼?”曾紀澤小吃了一驚,不想這場戰爭又出了意外,除了本身的東軍之外,其他兩路都未能按原定計劃進行,曾紀澤立時想明白了鮑超此舉的用意,不由怒從心起,咬牙道:“廬州為苗霖沛那賊佔據多年,久未遭戰火之禍,那裡十分富庶,宋國公這傢伙一定是看中了那裡,想去大撈一筆。”

“西軍正為四川的叛亂纏身,北軍又擅自變更計劃,只靠咱們東軍,只怕這場戰爭會不容易打呀。”凌光美嘆道。

曾紀澤沉思半晌:“傳令給上海大本營,讓他們加快新建兩個師的訓練工作,務必使他們在一個月之內能夠調往前線,接替北伐各師的防務工作,劉銘傳等幾個師能騰出手來,這場戰就好打了。另外,聿光你替本王修書一封,向宋國公陳述利害,勸他立勸北進河南,眼下也只有先這麼辦了。”

曾紀澤一事剛剛安排完,又有一事來。斯賓塞、加特林、李善蘭等技術相關的二十餘人工程師團隊已來到了濟南,參加曾紀澤組織的大明科學研討會。

在會議開始前,加特林向眾人展示了他最新的改進型加特林機關槍,此次改進使該機關槍的射速達到了七百發每分鐘的程度,改進後的機槍,只需五架便足以對付一萬人的騎兵正面衝擊。

不過,加特林機關槍作為一種“神器”級的武器,儘管擁有著令人歎為觀止的火力,但卻也有笨重、機動能力差、使用不方便等多種缺點,這也是曾紀澤並未大規模擴大其生產能力的原因。

“加特林先生,本王對你的改進型機槍十分滿意,你就儘可能多的批次生產吧。”曾紀澤還是予以了肯定,畢竟這種高消耗的機關槍還是有著其不可取代的作用的,當年消滅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時便有了充分的證明。

“本王從美國請來了一位你們的同僚,你們應該認識一下。”曾紀澤正式將一名年輕的美國人推出場,“這位是工程師海勒姆.蒂文斯.馬克沁先生。”

馬克沁是一名美國槍械發明界的後起之秀,在加特林等人已聲名鵲起之時,他還是默默無聞的小卒,但此人卻是大名鼎鼎的馬克沁機關槍的發明者。

歷史上,馬克沁於1884年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以火花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其口徑為11毫米,槍重272千克,採用槍管短後坐式自動方式,水冷槍管,用用容彈量為333發的6米長的帆面彈帶供彈,彈帶可以接續,理論射帶為600發每分鐘,可以單邊發射,也可以透過射帶調節器調整為慢射帶。

馬克沁機槍的誕生在軍事界比加特林機他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1893年,羅得西亞50名步兵使用馬克沁機槍,竟然擊退了5000名祖魯人的猛烈進攻,斃敵達3000多人。而在1889年的蘇丹戰爭中,2萬名伊斯蘭教托缽僧被英軍屠殺,估計有人倒在了馬克沁機槍陣地之前。

而與加特林機槍相比,馬克沁機槍供彈是靠子彈的後坐力,不需要外界提供能源,因此更適合於步兵使用,其機械化程度尚很低的這個時代,在沒有車輛運輸的前提下,很顯然馬克沁機關槍將比加特林機關槍更適於實戰。

作為一名機械專業畢業生和歷史愛好者,曾紀澤很清楚那種在史上留名的兵器的發展史,在經過了加特林機槍的過渡之後,他已經意識到該是為明軍武裝一種更先進的“神器”的時候了。

然而加特林卻不知道曾紀澤的用意,他還以為曾紀澤是為自己又找了一個幫手而已,所以僅僅是與馬克沁進行了簡單的問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