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1章 千古第一駢文橫空出世 (第3/4頁)

加入書籤

王閣序》後,都會手不釋卷,贊其勝過所有駢文!

一時“洛陽紙貴”提前在南昌上演,實際上別說買不到本就珍貴的紙張了,就連一向供過於求的竹簡居然短短几天就直接脫銷了。

要知道江南之地不缺竹子,而豫章士人稀少,用作書寫的竹簡從來不缺,但就短短三天,市面上已經是看不到竹簡了。

甚至有奸商敏銳地嗅到了商機,大肆囤積便宜的竹簡,僱傭了一批寒門庶子抄寫了十幾大車竹簡的《滕王閣序》,然後立刻分三路運往中原、荊襄、吳越之地去販賣。

因為袁耀當時沒有對此文命名,豫章土著們一合計,先將其暫稱之為《豫章賦》。

眾人請教袁耀時,袁耀也沒異議,畢竟現在還沒有滕王閣,這個丐版《滕王閣序》只能改個名字。

《豫章賦》後來一經流傳到中土士族圈子,立刻成為了所有文士、名人矚目的存在。

據說第一批運《豫章賦》竹簡到中原販賣的奸商,最高一份竹簡賣出了一萬錢的價格!

當然,現在的袁耀還沒有意識到,這篇《豫章賦》會使他在中原士族中聲名鵲起,會給他的形象帶來多麼大的提升和改變。

《豫章賦》橫空出世的當夜,諶禮和徐宗就聯袂而至,主動示好袁耀。

諶禮本就是博學之人,著有《書儀》十二卷。

徐宗則自命為豫章第一大儒,與當世大儒孔融交好。

兩人是整個豫章郡除了喻氏長者外最為篤學之人。

因此在劉磐和袁耀之間,這兩人更傾向於“腹有文墨”的袁耀。

袁耀也知道光是“腹有文墨”,並不足以讓這兩人背後的宗族勢力倒向自己。

便是帶著這兩人,在自己軍營中巡視了一圈。

袁耀手下雖無名將,但卻有一位擔任過西園八校尉的老將指點練軍之法。

那就是助軍右校尉馮芳!

呂岱本就是良將之才,加上這位統領過大漢禁軍的老將在旁指點,練起兵來自然差不到哪裡去。

而且袁耀也去過了劉磐軍中,為爭一扇豬肉,一個屯左右兩隊計程車卒能自己打起來。

只要這兩個人眼睛不瞎,都能看出來哪支軍隊更軍紀嚴明。

除了展示“手中有兵”,袁耀還要展示自己“胸懷韜略”的一面。

參觀完軍營,便是拉著諶禮和徐宗進了主帳,一番密談後,兩人便欣喜而歸。

第二天,諶禮和徐宗,便再次叩營拜訪。

這次還帶來了熊、聶、王、羅、章、莫六族之人,還把一向不慕功名的喻氏長者也哄騙來了。

也是在自己主帳,袁耀說出了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

那就是三分豫章郡!

袁耀打算將偌大的豫章郡,分為三個郡,各置郡守、郡丞和都尉。

分豫章郡南部,以廬陵縣為郡治,設定廬陵郡。

分豫章東北部,以鄱陽縣為郡治,設定鄱陽郡。

剩下的西北部,則仍以南昌為郡治,延續豫章郡。

“我豫章郡,乃千里大郡。論地域之廣闊,堪比中原的一州之地!”

此時的豫章郡,其實就是一整個現代的江西。而中原的青州、徐州、兗州也差不多是一省的大小。

“論人口戶數,我豫章郡人口最多時,有近五十萬戶、二百萬口。除了南陽、汝南二郡,哪個郡的丁戶比我豫章還要多?”

“而且自黃巾之亂以來,中原十戶六空,百姓多死於天災人禍,也有往別處逃難的。而我豫章郡四方清晏,僅有瘟疫流行,並無戰爭之人禍,人口並未折損多少。”

“現在如果再統計一遍丁戶,想必我豫章郡戶口人丁,必然超過南陽、汝南二郡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