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1章 全權代理 (第3/4頁)

加入書籤

尤其你劉表一而再,再而三攻訐我父子,每隔幾個月就派人去天子那裡說我父子是禍亂天下的肇始者、有僭越之心,請天子罷免我父子的益州牧。

你若光動嘴炮也就罷了,但一而再,再而三派人來我父子眼前搞事,這誰能忍?

興平元年,沈彌、婁發、甘寧帶兵叛亂,後來州治綿竹又發生大火,逼得我父親遷移州治到成都,最後鬱郁病死。

劉璋也心知肚明,這些事或多或少都和劉表脫不了關係!

所以在初步穩定益州局面後,劉璋就任命了父親的肱骨之臣趙韙為徵東中郎將,率重兵屯於朐?,以威懾劉表。

劉璋的嚴加防備,讓劉表很不爽,但卻沒有啥辦法。

三峽本就是險阻之地,又有趙韙重兵駐屯,劉表只能是暫時放棄了對西面益州劉璋的想法,轉而將目光瞄向了東面揚州。

但讓劉表沒想到的是,儘管有劉繇的歸附,卻也沒能按計劃拿下豫章郡。

這下劉表和袁耀也交惡了。

劉表現在最擔心的,還真就是怕袁耀和劉璋結盟,然後東西夾攻自己。

雖說劉璋懦弱無能,袁耀兵少將寡,兩人聯合起來也不一定能掀起什麼風浪。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劉表在截獲袁耀密使後第三天,就修書一封,派人送往豫章,要與袁耀罷兵求和。

諸葛亮趁機提出,將緊挨著豫章郡的下雉縣,從江夏郡劃出,劃入豫章郡治下。

下雉只是一個小縣,遠離江夏郡治石陽城,反而離柴桑更近。

繼續佔著下雉,還要駐屯重兵防備袁軍來攻。

劉表便是替黃祖做了主,割了下雉與袁耀一方言和。

而諸葛亮索要下雉也不只是為了擴張地盤,而是因為下雉挨著半洲,半洲動工築城時,必然為江夏軍所知。

如果將下雉收入囊中,荊州一方探知己方的情報能力就會下降很多,也多了一處就近徵發民夫、採伐木石的地方。

……

魯肅和劉馥因築城一事都忙得不可開交,袁耀又是個甩手掌櫃,給了他們絕對的信任,任其從各縣徵調糧草、採伐木石。

凡大小事,袁耀並不過問,只讓他們二人自己決定,然後報備給自己就行。

因此雖然距離最近,但魯肅和劉馥一直都沒發現,住在柴桑驛站,每日向各地發號施令的,並不是袁耀本人。

而是他的全權代理,小諸葛亮。

袁耀雖然年長小諸葛亮五六歲,但兩人肚子裡的存貨根本不能比。

袁耀這樣一個半吊子,這大半年都能處理的軍政要務,在天縱之才諸葛亮面前,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亂世以治軍為先。

諸葛亮也時秉承了袁耀一貫的思路,繼續整軍經武。

蒙衝校尉鄭寶,率水軍駐紮在彭澤。

這段時間鄭寶透過不斷招納劉繇軍降卒,原本的一校人馬,已經擴充到了兩校有餘。

鄭寶很懂事,袁耀剛從江夏回來,就立刻將軍隊編制上報,言明多出來的一校兩千五百人馬,隨時可以派遣到柴桑,由袁耀任命將校。

袁耀也不客氣,讓鄭寶給他自己留下五百人,其餘兩千人都送往上繚,以此補充戰損。

除了這兩千降卒外,南昌、上繚都一直有招募新兵。

呂岱、黃忠兩部在江夏之戰的損失,一下子就全補齊了。

甘寧也不再代理呂岱那一部的主將,而是獨立出來,以自己的八百舊部為底子,補充了千餘新兵,自成一部。

如此一來,袁耀手下的正規兵馬,就達到了四校之多。

分別是:

蒙衝校尉鄭寶,領水軍三千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