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8章 魯肅治政 (第2/4頁)

加入書籤

走到城門口,幾個站在高臺上,朝著眾人宣讀榜文的差役,也證實了袁耀和諸葛亮的猜想。

正是柴桑縣令、兼贊軍校尉魯肅在徵募民丁,準備將柴桑城的城牆加高加寬,還要挖一條護城河。

而一眾百姓也的確沒有牴觸情緒,因為魯肅這次徵集壯丁,採取的是募丁制,而非抽丁制。

募丁制勞役,就是以銅錢或糧食、布帛等現物,作為勞役的報酬;或是以免除兵役、減免田租賦稅的政策,換取勞役。

抽丁制勞役,就簡單多了。就是按要徵丁的數量,平均攤派到民戶頭上,無條件的強徵壯丁服勞役。

如果需要的壯丁不多,那就十戶、五十戶裡面抽一個壯丁;如果需要的壯丁多,那就可能五戶、兩戶、甚至每一戶都要出一個人頭服役。

極端情況下,抽丁制不僅不給任何報酬,還不管吃管住。在工地幹活的吃食得自帶、工具也得自購;幹完一天的活還沒有宿舍睡覺,要麼回家要麼自帶草蓆。

總之,突出兩個字——白嫖!

時值冬天,農閒時節。如果魯肅在這個時節白嫖抽丁,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就當給狗官和黑官府打個短工,忍一忍就過去了。

幾百上千年來,老百姓大都是這麼過來的。

只要有口吃的,底層人民都會得過且過,不會輕易與官府為敵。

但魯肅這次徵丁,卻是採取了募丁制的形式。

不僅採取了募丁制的形式,還選擇了最優厚的方式——以糧食作為服役的報酬。

東漢後期,政治腐敗的同時,社會經濟情況也愈發混亂。

尤其靈帝、董卓兩次改鑄銅錢,導致幣制徹底混亂。關中地區原本數十錢、數百錢一斛的穀子,在災年竟然賣到了一斛數十萬錢!

等到了這兵荒馬亂的亂世,五銖錢的效用遠遠抵不過糧食穀物這種硬通貨。

百姓們要錢有什麼用,飯都吃不飽,命隨時都可能丟,要錢有什麼用?

一斛麥子賣三十萬錢,那也沒用啊,明天一斛麥子的價格就漲到五十萬錢了。

而且到了這種時候,根本沒人敢賣糧食。

什麼,你家有餘糧能賣?饑民不一擁而上把你家連人帶骨頭都給吃乾淨了!

諸侯們要錢也沒用!想想諸侯們在亂世裡最注重什麼?

軍隊!

維持軍隊最需要的是什麼?

糧食!

搜刮錢財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購買馬匹和糧食。

因此,魯肅這一手以糧募丁,對於廣大柴桑百姓來說,數十年難得一見!

十里八鄉的老少爺們,一聽縣城城門口貼出了以糧募丁的榜文,天還沒亮就跑來排隊了。

柴桑縣府的差役們不得已,凌晨就上了班,出城維持秩序,還平息了好幾起插隊引起的爭鬥事件。

柴桑、歷陵、海昏等縣今年秋天大豐收,袁耀是知道的。

因為上繚城裡的彭家留下來的糧食還沒用完,加上戰事的變化,袁耀暫時還沒徵集各屬縣的糧食。

但袁耀是打算過年開春就出兵江東的,沒有充足的糧草萬萬是不行的。

或許,自己要敲打一下魯肅了。

袁耀避開眾人,就要進城。

經過城門口的時候,卻聽到周圍柴桑百姓們的議論聲。

“我們不要糧食,只要魯縣令一句話說修哪裡,我們一家三口就住在工地上!”

一個脖子上架著一個男娃娃,手裡拉著一個婦人的年輕莊稼漢,舉著鋤頭喊道。

“對,今天我們都是自願來的,一聽魯縣令需要人手,我讓老孃們大半夜烙了餅揹著趕來的,不需要魯縣令再發給我們糧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