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1章 天下四聖 (第3/5頁)

加入書籤

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詩仙李白,張果老、鐵柺李,曹國舅,呂洞賓,鍾離權,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等高道輩出,

茅山宗為道教正宗與道門主流,實力最強,組織最嚴密,高手也最多。

閣皂宗,即靈寶派。

為東晉末年葛玄創立的一個道派,主要活躍於江南的江西福建一帶。

創始人為葛玄,由其曾孫葛巢甫進一步繼承發展壯大,

該派代表人物除了葛元,葛巢甫之外,

還有南朝的任延慶、徐靈期,陸修靜等人,

靈寶派和上清派的區別為,

靈寶派重視勸善度人,

上清派側重於個人修煉。

相比於道家門徒葛玄創立的靈寶派和道家門徒葛洪創立的上清派,

龍虎宗,才是道門的天下正統,其是由道教之始祖,張道陵,創立的道教發展延續而來,

因此龍虎宗,也被稱為正一道,其主要活動範圍就是江西、南直隸之地。

東漢時,張道陵的後人漢中張魯,投降曹魏,但其子張盛卻南逃到了龍虎山繼續傳教,

龍虎山為,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煉丹修道之地,因丹成而有龍虎現,故名龍虎山。

張道陵第四代子孫張盛,來到江西龍虎山後,開龍虎山正一宗壇,繼續傳授道門弟子。

隋唐時,龍虎山再次興盛,特別是唐朝,唐高祖自稱為道門老子李耳之後,拜道教為國教,太宗,玄宗、肅宗、代宗均前來龍虎山會見當時的龍虎山壇宗,並於龍虎山建“真仙觀”,稱當時龍虎山壇宗為“世上無人見不尊”,

龍虎山的壇宗,自此得到了統治者的認同,成為道門的唯一正統。

五代十國的,南唐後主李璟於龍虎山,新建天師廟,

正式下聖旨,冊封第二十二代龍虎山壇宗,張秉一為“天師”,即天子的師傅,稱“張天師”

自此,龍虎山的壇宗“張天師”不僅成為道門之主,更是獲得朝廷的冊封,

南方的道門“張天師”成為和北方儒門“衍聖公”並列的存在!

宋元以後,龍虎山天師正一宗壇更為顯重,

宋朝時,賜歷代龍虎山天師為“先生”,並且在京師建立“授籙院”,大規模修建龍虎山宮觀。

元朝時,元世祖忽必烈為滅南宋,曾派人密赴江南與龍虎宗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聯絡,

在江南道門的暗中幫助下,

南宋最後一個道教蟋蟀宰相,賈似道,本打算拯救南宋,

當時還取得了鄂州大捷,但作為道門之徒,師命難違,最後無奈只能投降蒙元,

這就是道門龐大勢力之體現,可以暗中操控一國之生死。

元始祖,為了酬謝道門之功,特下聖旨敕命龍虎山的正一道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為元朝的“張天師”,主管江南道教之事,後又冊封龍虎山張天師為道教之主,

主領上清派,靈寶派,龍虎派,三山符籙,

自此,道門的上清派,靈寶派,歸於龍虎派的正一道,

道門三派合一,由龍虎山的正一道張天師負責管理。

元朝中期,

天下道門,又於北方之地發展出了,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三道。

後北方的,太一道、真大道兩道並於全真道。

全真道,也稱全真教,

至此,北方的全真教和南方正一教,兩教成為道教最大的南北分支,號稱“南正一北全真”。

北方的全真教,是由道士王重陽所創立,其教義主張“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的融合。

全真教的弟子通常需要出家修行,不結婚、不食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