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章 明愍宗朱祁鎮 (第2/3頁)

加入書籤

鄉試可是由各地州府之地負責的,

王尚書和李侍郎,你們兩人主管吏部,對各地的鄉試可要多多費心,

開源節流之事,乃我戶部之職權,一會我會親自去上書房找陛下稟報。

下面大家各自推薦一下,有什麼大才可以為本朝服務。”

彭時剛說完,眾人一起看向吏部尚書王直,畢竟他可是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天順五朝的老臣,而且還執掌吏部多年,沒有人比他更瞭解有多少在野的大才拉。

王直,字行儉,號抑庵,江西泰和人。他可是位“官二代”,其父王伯貞在洪武年間曾短暫入京,擔任過戶部主事。

王直,出生於洪武十二年,從小處事沉穩,學習很刻苦。

永樂二年,考中進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又被授於翰林院編修。他在翰林院待了二十多年,考察古事,草擬詔書,編寫纂集,記載注錄,頗有威望。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病逝,年僅9歲的太子朱祁鎮登基,當時,王直雖在翰林院,但兼任工部主事多年。

後來他負責參與編撰《明宣宗實錄》。書成後,他被提拔為禮部侍郎。

當時的禮部尚書是託孤老臣的胡濙,他將禮部的事宜幾乎全部交給王直處理,王直因此得到了極大地鍛鍊。

正統八年,吏部尚書郭璡被罷官,經胡濙的推薦,王直擔任吏部尚書,

一直到今,一共7個年頭。

正是因為他在工部,禮部,吏部三個部門都待過,經驗豐富,皇帝朱祁鏞最近才把他安排進軍機處,成為軍機大臣之一。

看到大家都看向自己,吏部尚書王直,一瞬間精神大振,

儘管此時王直已經70多歲,但身體還是不錯的,其仔細得回想了半天,緩緩開口道,

“有下面幾個大才,老夫覺得可以推薦大用,

其一,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廣東省鄉試第一名的丘濬,

其人善於理財,乃是不世出的經濟學家。

生於公元1421年,如今29歲,字仲深,廣東省瓊山人,

他還有一個學生叫王佐,比他小7年,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同樣是考中廣東省鄉試第一名。

當時老夫是廣東省得鄉試主考官,所以對這師徒二人印象深刻,

此師徒二人,尤善經濟,正是如今我朝所需要的經濟大才,

可惜,此時廣東省已經被建文帝朱國復所控制啊。”

聽完吏部尚書王直說的經濟大才丘濬和王佐兩師徒,

彭時忙在紙上將“經濟大才”,“丘濬和王佐”,“廣東瓊山”,做了重點標註。

“那老尚書,除了此兩人,可還有大才推薦,”商洛接著問道,

“那有黎元澄,黎叔林父子,他們雖然是安南戰俘,但對火器製造卻有獨到見解。

因其善於製造火器,被軍士私底下奉為‘火器之神’!

尤其是那黎元澄,生前還寫下了《南翁夢錄》這等火器製造書籍,

如今他雖然身死,但其子黎叔林,不僅深的其父的精髓,聽說最近還研究出一種新式火器—喀秋莎火箭,

可以一次發射100支的\"百虎齊奔箭\"!

至於真假,就不清楚拉,畢竟老夫也好幾年沒有見過黎叔林拉!”王直感慨的說道,

聽見還有可以一次就可以發射100支火箭的喀秋莎火箭,

外軍機大臣錢欽和楊洪兩人,兩眼發亮,同時追問道,

“老大人,此人在何處?如此大才必須重用,”

“他啊,想來如今還在工部下面的火器製造局當一個小小工匠呢,畢竟是安南戰俘,沒有陛下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