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十一章 君王馭人之術 (第2/2頁)

加入書籤

之魚肉。

可他這個宰相卻沒有這樣的福分。

這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因為兵權都被分化掉,屬他管轄範圍之內的兵部只管軍械糧草和兵員編制,沒有實質上的操控權與指揮權,根本沒有什麼作為,除非他能夠連掌管軍中將領的“大都督府”也可以控制得了,那他才有興風作浪的資本。

偏偏大都督府是獨立於中書省外的軍事機構,不受他這個宰相的節制,直接聽命於皇帝,從而形成了軍政分治的局面。

掌管大都督府的盡是那些王公侯爵,他想拉攏也拉攏不了,即使他如何打擊,朱元璋就是當他是放屁,不動這些人。

想出這“餿主意”的人就是那個可惡至極令他咬牙切齒痛恨的劉伯溫,目的就是分化和削弱宰相的權力,不讓宰相獨攬軍政大權,對皇帝構成嚴重的威脅。

這樣好的建議朱元璋當然採納,同樣地,朱元璋也不想那些在軍中有極高威望的將帥公侯兼任宰相一職,以免對他的帝位構成比文官掌軍權更嚴重的威脅,因此他毫不猶豫地把當時兼任宰相一職的統軍元帥魏國公徐達免去宰相一職,最後連大謀士言行謹慎的韓國公李善長也不留任。

朱元璋本想劉基和胡惟庸一同擔任左右二相的,但考慮到劉基和軍隊的關係太過密切了,在軍隊中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影響力,因此也不放心,幸好劉基洞悉了他的想法,並沒有接任相位,朱元璋暗暗歡喜,乾脆讓胡惟庸一人接任宰相一職,後來胡惟庸接任李善長左丞相後,才起用和劉基同時封為伯爵的汪廣洋任右丞相,在他精心的安排之下,形成了今天公侯將相分權分治的局面。

儘管朱元璋得到了他想看到的朝野局面,但是仍然不放心,對那些開國元勳依舊心存諸多的猜疑。

雖然他心有諸多猜疑,但是也不敢做得太過,不近人情,畢竟江山是他們打下來的,自己的兒子們還沒有太多的治理江山經驗,還需要這些人作為大明江山的定海神針,如果過早地逼這些元勳們全部交出權力閒賦家中享福,不準再過問朝事,會讓文武百官寒心的,令天下百姓恥笑的,罵他是個忌才小人,無情昏君,只能與人共患難不能與人龔富貴,這樣的話就會失信於天下人,還有誰肯為他效命拼殺疆場?

胡惟庸正是瞧準了朱元璋這一種心病,因此才敢肆無忌憚地諸多刁難那些王公侯爵,這個做法深得朱元璋的歡心,但也僅限於此,每當胡惟庸聯合其他文官大臣進言要加害那些王公侯爵想收攬軍權歸丞相掌管時,朱元璋總是一口回絕。

朱元璋把這一種君臣關係處理得十分微妙,馭人之術玩得爐火純青,將君侯將相之間的關係維繫得極之平衡,恰到好處,你不能超越他,他不能超越我,像一條鎖鏈般把他們緊緊鎖在一起,起到了互相監視互相制約,一有風吹草動便有連鎖反應的絕妙作用,永遠為他這個皇帝所掌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