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9章 造紙工藝 (第2/3頁)

加入書籤

人面露疑惑,急忙解釋一番。

造紙流程有三個階段,首先是提取植物纖維,其次是加工成紙漿,最後才能製作成品紙張。

原材料得先在水裡浸泡十多日,使之變得鬆軟,之後加入石灰下鍋蒸煮個七八日,徹底溶解植物細胞,方可提取出植物纖維。

出鍋後還得再次浸泡進行發酵,泡足五天時間,才能撈出來捶打,製成紙漿後還需進一步細化處理,再用成形網定型壓榨,最後進行乾燥和表面處理。

這一系列工藝下來,需要的時間至少也得是一個月。

“原來如此。”方選聽完對方的解釋,點頭說道,“一個月時間,倒也不長。”

隨即又問,“那造紙用的原材料是哪些?”

“主要是麻、葛,或是桑、構、青檀之類的樹皮。此些之物纖維居多,最宜造紙。”王謙回,“而且也較為常見,容易獲得。”

方選略一沉思,突然開口詢問:“為何不用竹子造紙?”

“竹子?”王謙愣了一下,“倒是不曾試過。”

“那你得試試。”方選笑道,“在我家鄉那邊,紙張用途極廣,麻、葛之類的植物根本不夠用,用得最多的還是竹子。”

“既然如此,那等作坊建好,我定要試上一試。”王謙大喜。

紙張的價格之所以昂貴,除了運輸和人力等等成本,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原材料成本也很高。如果能用竹子造紙,材料成本將會降低一大半。

“哎,對了。”方選此時也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於是再次詢問,“能否按照需求,製造一些市面上不常見的紙張?”

“公子有何需求?”王謙忙問。

方選當即提了自己的要求。

他需要兩種紙張,一種要儘量獨特,材質上做到高度堅韌,顏色上做到獨特容易辨識,因為只需製造出一小部分提供給侯府使用,所以不需要考慮成本,唯獨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外界難以仿造。

第二種則需要大量生產,所以得儘量壓低成本,顏色上沒有任何要求,材質方面不要太容易破損即可。

王謙聽完,對方選的用意明白了八九分。

前者的高階紙張,自然是侯府簽署檔案所用,至於後者,他雖不明白用處,但製作起來很容易,所以也就沒有出言詢問,而是說道:“過幾日作坊建城,我便立即著手。”

“那有勞王掌櫃了。”方選拱手道。

“公子真是客氣了。”王謙急忙回禮。

“既然新紙還需一個月時間,那衛所需要的報紙是否加印?”吳彥祖詢問。

他還在心疼紙張的本錢。

“印,必須印。”方選說道,“不過這些報紙可不是給衛所的軍士看的。”

“那是?”吳彥祖疑惑問道。

“傳令給衛所,收到報紙後,除了自己留下幾份,其餘都送出去。”方選笑道。

“送給誰?”

“過往客商,但凡是有出境的商人,每人或者每車都奉送一份。”方選說道,“讓外國與外地的州郡也都看看咱們的報紙。”

報紙作為傳媒的實體,它的影響力取決於讀者的數量,用現代網際網路的語言來說,也就是流量。

看的人越多,報紙的知名度就越高,有利於釋出訊息,刊登廣告的價格也就越多。

吳彥祖不懂什麼網際網路,但他是個聰明人,略一沉思,就明白了其中用意。

“是在下愚鈍了。”吳彥祖連連拱手,“我這就回報社去命人加印。”

說罷調頭就走。

王謙見狀,也起身告辭,跟著吳彥祖一起出門去了。

“行了,該到我睡會了吧?”方選伸個懶腰,回到床前,卻聽門口又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