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2章 出兵路線與戰船的問題 (第2/2頁)

加入書籤

型過大,重心高,不抗風浪,不便機動,適用的戰場條件十分苛刻。

所以這次出兵石見,要在海上航行,必須要考慮新型戰船,需要抗風浪、船速快這類的風帆戰艦才行。

剛好,朱元璋艦隊中的主力船多為繳獲的元軍“海舟”,是一種風帆戰船。

目前大明水師中應當已經擁有大量的元軍海船,元代海船的製造方法朱元璋應早已掌握。

從這點上來看,要保證抗風浪、船速快,還必須要載重大的話,就要將樓船與目前的海舟相結合。

按照現有的船隻,輕易出兵很容易重演元朝徵倭國時的覆轍,畢竟在海上遇到大風天氣,很容易損失慘重。

記錄了這麼多內容之後,張寒凌嘗試在電腦和手機裡找一下看看有沒有大明寶船的製造資料,又或者早期的風帆戰列艦的製造資料,發現確實沒有收集研究過類似的東西之後,張寒凌滿是遺憾。

不過方向有了,以這個時期船工的能力,應該是能短期內開發出來一款新型的風帆戰艦的。

將記錄的資料和相關建議寫下後,已經是夜深時分。

推開窗戶,清朗的夜空下,漫天星光如薄紗籠罩大地,宵禁中的大明不像後世那般,五彩霓虹渲染得不輸白晝。

張寒凌細細思量,關於提前出兵的各個環節,把問題解決在事件發生前。

這種查漏補缺的習慣,讓他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時能夠保持冷靜和從容。

在這樣一個缺乏活力的社會里,想要做成一件事,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每一次決策都會對整個國家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必須謹慎行事。

就拿風帆戰艦的改良和生產來講,雖說現在大明的基礎很好。

但這一過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的消耗,以及由此帶來的財政負擔,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不過這些問題對於現在的朱家父子而言,咬咬牙也是能夠接受的。

好在已經對玻璃的銷售有所安排,希望一波收割下去,能儘快收攏一部分官紳階層的資金,加速新戰船的製造,將海上的利益明面化,轉移這些被收割官紳的注意力,從而為底層百姓鬆綁一下吧。

帶著絲絲沉重,張寒凌簡單洗漱之後便沉沉睡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