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章 這地方居然叫“正陽” (第2/2頁)

加入書籤

老闆便把替他售賣兩包山貨的本利,一文不少全部還了他,由此崔記馬車隊更是長期與他合作,認作可以信賴之人。

王老闆先前已經得到崔記馬車隊一行到達正陽的訊息,正帶了夥計們在店前迎接著崔記馬車隊一行的到來。因而車隊一到門前,王老闆趕忙上前接住,崔大把慌地跳下馬。

王老闆道:“功成,你這一路上可還順風順水,一路都好吧?”

崔大駕道:“奮舉,託你的福,路上雖說也曾被樹碰到腰,被蚊子叮到腳,蒙祖先佑護出了貴人相助,都過來了。”

王老闆自然聽懂了話意,大喜道:“這就叫吉人自有天相,如此,你我今日更要一醉方休才是!”

崔大駕哈哈大笑:“好,自當與奮舉大醉一場,喝個暢快!”

原來,這崔記馬車隊運來的北方行貨倒是有一半賣給王老闆,這一半的北貨卸了車後,崔記馬車隊會再從這裡買上淮河兩岸的物產,運到安慶府,安慶府那邊照例有合作的貨棧收貨,回程他們再拉上長江兩岸的南貨帶回北方販賣。

當下,王老闆自然上前與崔記馬車隊其他人一番寒暄,說聲路上辛苦,問寒問暖,隨即便使人從車上卸下到站的貨物,再裝上要運往安慶的行貨。

與此同時,雙方的賬房先生免不了一一清點,對賬算錢全部說清楚,結算明白,照舊將剛上的貨用油布蓋上,用繩子捆紮停當後,都送到後院裡,讓人看著。馬匹自然有貨棧的夥計牽到了馬廄上料喂水,自不必說。

按照以往的習慣和規矩,每次崔記馬車隊到了百家福貨棧後,這王老闆都要盡地主之誼,為崔記一行擺酒接風,這一次也不例外。

一切收拾妥當之後,馬車隊一行人,便在百家福的賬房和檔手陪同下,來到貨棧的二堂,在那裡面寬寬敞敞擺了三桌。

每桌四大盆,雖然是普通的雞鴨魚肉,但盆內另有時下的菜蔬及竹筍苔乾等混在一起燒製,風味獨特,是其他地方吃不到的特色口味。

這些年來崔記馬車隊的人每年都吃幾回這四大盆,但總是吃不夠,還吃上了癮。

當天晚上,雙方的客人都各盡心情,大碗喝酒大快朵頤,只吃到一醉方休,方才散去。

然而,這天晚上的豐盛酒宴,陳正南卻吃得食不知其味,連飲數杯都品不到美酒的甘醇。

那個時候,陳正南心頭反覆在思考一件事:那算命老人曾言:“向南則順,遇陽便停,環水得安,有玉而福,四君相伴,財善一方。”

那此地是這“遇陽便停”中的那個“陽”嗎?想了許久,他覺得沒有誰能夠告訴自己正確答案,他自然也不敢去找一個人把自己的經歷說出來給人家聽聽,甚至拿出卦攤那位老人寫給他的告誡,諮詢請教對方,此處的正陽是不是這個陽,這是萬萬不能對外說出來的。

可是,如果這裡真的是自己應該停下來的地方,自己不停,說不定前程難料,在以後的路上,自己在劫難逃也不一定。

然而,如果認定這裡就是自己應該停下來的地方,心中卻對崔記馬車隊一行人充滿了不捨。

這一路行來,他與眾人日漸熟悉,感情上也熱絡了起來。從崔大把到趕車的夥計,大家夥兒都對他如同一家人一般,這讓他自父母雙亡之後,在一路難逃的艱難歷程中再次感受到人間溫暖。

特別是,崔大把現如今對他除了高看一眼之外,還格外關照,每天晚上教他武藝也是盡心盡力,一心一意要教他真功夫,指望他學有長進,以便來年正式收他為徒。

還有便是,他如果停在了這正陽城,車隊便沒有了木匠。這讓大家捨棄感情不說,在車隊實際情況方面也一定接受不了他的離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