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4章 這裡就是讖語中的“環水而居”? (第2/3頁)

加入書籤

莊臺上。

上了莊臺後,陳正南見這莊檯面積著實不小,足有三四畝地那麼大,靠東邊蓋著20來間養鴨子的竹棚,坐北朝南建了七八間竹棚屋,除了幾間是住人的之外,張全告訴他,那都是堆放鴨料、堆放雜物、年底宰殺鴨子的工棚。

一位身材高大,六十來歲的老人正拿著長長的趕鴨棒,把從湖地裡趕回來的鴨群收進鴨棚裡去,一隻黑狗跟在他身旁。

鴨子雖然多,但因為都是趕熟了的鴨子,他一個人倒也照顧得挺當。

張全遠遠地衝他喊:“陳大爺,這是新來的長工,名叫何標,從今天開始他給你打下手,我看這小何人好得很,勤快,比羅木頭可強多了,以後他在你這裡,你可要省心多了。”

陳大爺一邊趕著鴨子,一邊衝陳正南點點頭,便繼續把鴨子往鴨棚裡趕,陳正南趕忙放下自己的包裹,從房簷下拿起一根竹竿跑到另一邊,配合著陳老漢把鴨子趕進鴨棚,又幫張全一起從車上卸下飼料,堆放整齊。

幹完活,張全笑著說:“小何,你今天雖然是初來,可是活沒有少幹一點點,我回去得跟我們李老爺說,你的工錢要從今天就給你算起呢。老話不是說嗎,老天不欺勤快人,我們李老家自然也不是。你勤快能幹,這是最好的。”

張全說完,就笑著回去了。

陳老漢指了指居中的那間屋對他說:“這一間是我安歇的地方,中間這一大間是我和你燒飯、吃飯的廚房,往東那一間便是先前羅木頭住的地方,你就住那裡吧。”

這樣,陳正南就在莊臺上住下了。

晚上簡單地吃了飯,陳老漢便問陳正南的父母在哪裡,陳正南便告訴他自己的父母已經去世,自己在家鄉無法生活,就和跑江湖的人一路流落到這裡,遇到好心的王老闆,王老闆給介紹到這李老家來放鴨子。

陳老漢嘆了一聲,道:“也是個時運不濟的人,我們一老一少爺兩個,可以找一個地方磕頭拜拜啦,同病相憐啊。”

陳正南聽他這話,便問道:“陳大爺,您就是本地的人嗎?”

陳老漢道:“是,我就是本地人,我在這李老家也有自己的房舍,以前自己家裡也有五六畝地,我也有一家子人,可是眼下除了莊子裡面還有幾間破房一個院子之外,便只有我一個人啦。”

陳正南看著陳老漢滿臉的皺紋和苦楚的神情,便知道陳老漢也有自己的故事,他此時心裡一定想到了什麼,有些難過,但自己初來乍到,也不便深問,便對陳老漢道:“陳大爺,我是父母雙亡,在這裡無親無故,以後我在這裡多方面都要仰仗你,依靠你,請你老人家千萬不要拿我當外人,你要我幹什麼都行,我全都聽你的。”

陳老漢嘆息著點點頭說:“好,看得出來你是一個招人喜歡的年輕後生,這裡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活,我們爺倆只要把這些鴨子伺候好,就有碗飯吃,這就行了。”

“好,我知道了。”陳正南衝陳老漢說。

幾天之後,陳正南學會了到湖地裡放鴨子,乾的得心應手。因為他勤快,很快就和經常來送鴨料的碾房長工張全、徐萬勝熟悉了起來,陳老漢也經常留他們在莊臺上吃便飯,

除了養鴨子,陳正南的工作便是到處找燒火的柴禾。

陳老漢告訴陳正南,在東邊不遠有一個小河灣,淮河的水流到那裡水流變慢迴轉,會扔下一些衝下來的枯木爛樹枝在岸邊聚攏,他在那裡設定了一個伸向河中的長木杆,用來攔擋一些柴禾。每過一段時間,要去那裡把攔下的枯木亂枝打撈上來,用板車拉回來,用在灶間燒火。

陳正南這才知道,在夏季裡淮河水暴漲的時候,有時候河水沖壞了上游人家的房屋,或者大水衝翻了淮河裡的各種船隻,河灣裡便可以攔下各種各樣的物品,木板、木盆、小傢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