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5章 接盤俠(1) (第2/4頁)

加入書籤

對於剛才三人的配合和決策很滿意,這個年代甚至都沒有手術團隊的概念,能有他們這樣的行動力已經相當不錯了,從所有人的動作中也能看出每一步都有練習的影子。

尤其剛才希爾斯的動脈縫扎,除了尋找位置慢了些以外,之後都行雲流水。

之前可以說應對得當,比第一次上剖宮產的伊格納茨都要熟練,只是最後的決策,卡維並不滿意。

子宮破口到了這個地步已經失去了縫合的基礎。

放在現代或許會掙扎一下做縫合,但在19世紀,縫合線並不牢固,勉強對合上的縫合口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裂開。即使手術中縫上了,術後還要面對多次腹腔按壓,不然惡露排不乾淨會繼發嚴重感染,整臺手術都會變成無用功。

綜合這些因素,還是直接切掉省事。

不過這些考慮完全是基於卡維個人的能力而得出的結論,現在在手術檯上的並不是他,而是奧爾吉。

卡維所在的急診外科處理最多的就是腹腔和四肢外傷,盆腔作為腹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所含臟器不多,但各個組織間隙的解剖學關係複雜,手術一定要注意各種小技巧。

子宮切除是婦產科的重要術式,同樣也是急診外經常需要面對的術式。

遇到子宮附件有損傷的病人時,卡維會叫上產科醫生合作一起處理,久而久之也就學會了許多婦科的盆底手術。

因為了解懂得這些手術,也因為見過太多的同類手術,所以卡維很清楚子宮切除並不容易。不是單純用“分離”、“切除”兩個詞就能概括的,其中的坑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清楚。

所以,奧爾吉並不是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而是不管選哪條路都很難走。

“又崩線了......”

奧爾吉看著手裡斷開的縫合線,有些絕望:“切口處進針縫合了太多次,肌肉層沒辦法再承受再次進針了。如果做切口修剪,張力只會更大,縫合線也不夠牢固......看來子宮......”

這是他考慮再三後做出的決定,顯然和團隊最初的目標相去甚遠。

每個人臉上都失去了勝利前的光彩,走得近些甚至能聽到好幾處嘆息聲。

當然最不願意的還是希爾斯:“奧爾吉老師,縫合線不夠牢固,我們可以選擇銀線。切口稍稍做些修剪,再做一次縫合吧,她只有22歲啊!”

“沒用的。”奧爾吉從護士手裡接過了手術刀,“銀線雖然強韌,但同時也更容易切割子宮壁。就算縫合上了,一鬆手還是會造成二次傷害。”

“不試試怎麼知道?”

“你能肯定術後就不會裂開?”

奧爾吉無視了他的建議,反問了一句後,見希爾斯還想說什麼,直接說道:“我是主刀我說了算,切除子宮吧。雖然我們的手術失敗了,但她本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前置胎盤是個非常麻煩的產科大問題。

住在市郊農村的農婦根本沒有醫學概念,也不會理會yd的少量流血。就算真察覺到身體有問題,也是找當地的小診所做處理,根本沒可能花一大筆錢進城去找產科醫生。

路上的路費和住院費也足夠鄉下人開銷好一陣的了。

按照前置胎盤的發展,這位農婦很有可能在臨產時出現難以遏制的大出血,最後死在自家的床上,孩子能不能活也是個未知數。

格雷茲醫院這次地毯式搜尋,算是給了她一根救命稻草。奧爾吉不僅答應她會保下孩子,免去了所有費用,還願意在手術完成後支付給她全家一筆錢做酬勞,何樂而不為呢。

希爾斯很失望,但還是接受了奧爾吉的決定:“給我鉤子。”

“子宮切除術需要做好周圍組織的分離工作,這需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