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5章 有些併發症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弄出來的 (第2/4頁)

加入書籤

因為做完氣切,空氣應該經羊角管、氣管切口進入氣管,並不應該漏到皮下。而想要形成皮下氣腫,除了需要防止空氣外洩以外,還需要給羊角管和氣管一個機會讓它們把空氣漏出來。

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氣管切口一定得開大。當羊角管的直徑和氣管切口的長度不匹配時,氣體就會漏出來,這也是達米爾岡這樣的新手經常會犯的錯誤。

而另一點,也是卡維關心的那個點,則是對氣管前方軟組織的分離。

現代氣切對軟組織的分離有要求,要避免不必要的損傷,還需要對血管做結紮,這就給皮下氣腫的產生創造了土壤。但19世紀沒這種要求,甚至於許多外科醫生為了提速很少分離軟組織,甚至直接不分離。

比如伊格納茨當初就沒怎麼分離,一刀進皮,找到氣管就準備下一刀了。

這種情況下,當插入羊角管以後,氣管前方的軟組織其實還覆蓋在它周圍,起到了鎖住空氣的作用。原則上來說,空氣想要跑出來很難。

內有軟組織封堵,外有縫合技術不到位,19世紀的氣切就不該出現皮下氣腫才對。

所以達米爾岡在做氣切的時候肯定分離了許多軟組織,這在外科反而是個好習慣。尤其是那些精細手術,不分離軟組織往往會遇到很多麻煩。

除此之外,從切開面板、分離軟組織、切開氣管、插入羊角管、再縫合面板,他總共只用了三分鐘。撇開當初緊急縫扎血管不談,單從時間上來看,甚至已經超過了拉斯洛那臺氣切。

有氣切的勇氣,手腳很快,面板縫合夠緊密......

或許在行醫經驗和學歷上,達米爾岡沒法比,但這三點卻遠遠超過了希爾斯和赫曼。卡維忽然有點認同格雷茲醫院的做法了,挖牆腳確實是提升自家醫院軟實力的最快方法。

“你怎麼了?”伊格納茨疑惑地看著卡維。

“額,沒什麼。”卡維笑了笑,又抬頭看了眼在臺上仍有些結巴的達米爾岡,“老師,他是那家醫院的?”

“聽說就是城東的一個小診所,平時沒什麼病人,也沒個老師帶他,只靠醫學院學的那點解剖加上自己摸索來的技術,基本到頭了。”

伊格納茨沒有鄙視對方的意思,他只是以一個醫療界上位者的眼光在客觀地看待達米爾岡:“都已經碩士畢業了,竟然半路跳車去診所,就算去哈特曼醫院也比待在那兒要強。可惜醫院裡那麼多研究資料和行醫資料,他”

“只是失敗了一臺氣切而已。”

卡維想試著幫他開脫,但很快就意識到伊格納茨也有相同的經歷,所以馬上撇開了話題:“老師不覺得現在咱們外科很缺人麼?希爾斯老師不在了,能用的就只有我和赫曼,很累的。”

“不是還有貝格特麼?後天就回來了。”

卡維就知道他會這麼說:“那萬一我去了醫學院呢?”

“這......”

伊格納茨倒是把這茬給忘了。

好歹也是市立總醫院,全奧地利最大的醫院,外科病人就算不多三個主刀也已經是極限了。而醫學院是全日制,就算卡維能晚上回醫院幫忙,可一整個大白天伊格納茨都需要和赫曼兩個人去面對,這顯然太強人所難了。

“你說要招人?”

“肯定得招,而且是工資便宜又能幫忙做主刀的傢伙。”卡維對著收拾好稿子準備下臺的達米爾岡,提了提下巴,“把當初希爾斯老師一半的薪水讓給他,他肯定會欣然接受的。”

“這可不好說,診所混久了很難跟上我們這兒的節奏。”

伊格納茨沒有卡維這麼敏銳的嗅覺,在他眼裡,達米爾岡就是個診所小醫生,要技術沒技術,要學位沒學位,所以還有些猶豫:“這事兒待會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