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7章 蛻變:間奏——首盟lveikeg漢總加更 (第1/4頁)

加入書籤

現代外科的技術講究細緻輕柔,不論是對待神經、血管,還是對待面板、筋膜、肌肉都是如此。

這是源於穩定的麻醉環境,比如深度入眠的誘導鎮痛、安靜得沒有絲毫反抗的肌松。也源於先進的手術器械,比如電刀的快捷凝血、縫合針線的精巧堅韌、各類方便的吻合器等等,同時更源於外科醫生們先進的解剖學知識和對手術的理解。

手術的每一步都在主刀的管控之下,新出現的出血點會在第一時間被封堵住,組織中暗行的血管也會被輕鬆避開。

在這樣的多重加持下,一臺普通擇期手術,包括像剖宮產這樣深入腹腔內部的手術,只要不出現意外,出血量都非常少。當然術前醫生依然會選擇備血,但真正需要用上這些備血的手術寥寥無幾。

然而19世紀的病人就沒那麼幸運了。

希爾斯的思路在和卡維嘴裡那兩句“子宮下段”、“腹直肌旁切口”的干擾下,引導手術刀在諾拉的肚臍邊劃出了一條古怪的弧線。這條切口雖然也算腹直肌旁切口,但總給卡維一種髖臼骨折手術的即視感。【1】

看著很像,因為他見過。

但卡維沒有進一步思考深究的時間,因為刀刃很快就穿透了面板下的軟組織和筋膜。

希爾斯確實得到了尹格納茨的真傳,手上的動作迅速流暢,在外人眼裡很具有觀賞性,但在卡維看來就顯得非常粗糙。

尹格納茨年輕時因為沒有麻醉,一直追求手術速度,但麻醉的興起讓他意識到速度並不是一切,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他已經開始改走更接近現代外科的精細化操作。

當然為快而快的特點依然存在,粗糙是難免的。只是這種粗糙是尹格納茨刻意控制後殘留下的產物,對手術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而一心求快的希爾斯就不一樣了。

他對於皮下出血點,一般選用布料壓迫止血,或者索性就不止血。只是卡維邊說著鴉喙鉗,邊把東西塞進了他的手裡,這才很不情願地用上了鉗子。

“這裡把鉗子用了,接下去的子宮怎麼辦?鴉喙鉗只有七把。”

“放心,你結紮掉兩個大的出血點之後就能鬆開鉗子了。”

希爾斯很不情願地按照卡維的要求夾住了出血點,然後又接過護士遞來的針線:“你只要把我做的過程陳述給他們聽就行,什麼時候用鉗子,什麼時候用紗布是我說了算。”

“......”

“這種出血點根本沒必要做縫合,到時候切口撐開的時候就能做到壓迫止血。”

話倒是沒錯,但卡維也是為了穩妥起見。現在的外科環境根本沒有備血一說,血液總量是固定的,能省一點是一點......

算了。

見他縫合時臉色不佳,語氣又異常堅定,卡維也只能嘆口氣,繼續扯開嗓門:“希爾斯老師的手法和尹格納茨老師如出一轍,快速且犀利。切口已經完整地破開了諾拉的面板,我們甚至能看到裡面的腹直肌鞘。

現在到了第一個關鍵點,接下去老師會依次分開前腹壁、腹直肌......喂......”

卡維之前的解說詞還能走在希爾斯前面,時不時給他避避坑。

可到了真正手術的時候,希爾斯的動作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完全和他溫文儒雅的外型不搭調。卡維的話還沒說完,手術刀尖已經進入了腹腔。

這一刀直接穿透了前腹壁、腹直肌、腹直肌鞘、腹橫筋膜,可謂是把“快刀”這個概念發揮到了極致,就像費爾南揮刀切豬腿一樣,爽快。

可這位能繼承尹格納茨“快刀”頭銜的希爾斯醫生,現在卻並不那麼爽快。因為剛才入刀太快,沒有做必要的鈍性分離,也沒有探查血管走形,刀刃直接切斷了腹壁下的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