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7章 術後的準備工作 (第2/4頁)

加入書籤

乾糧,夠吃了。”

“我們夠了,那他們呢?”門德斯坦因指著剛從手術室出來的醫生,說道,“他們把吃的都留在了馬車裡......唉,對了,你帶四五個人回原來的地方,把他們馬車上的食物帶回來。”

“是!”

“如果食物不夠的話,你們沿路就看看有沒有野兔之類的。如果實在不行,就把我們的乾糧分給他們。”

“知道了!”

......

門德斯坦因看似不再懷疑卡維他們的身份,還願意分享乾糧,但在卡維眼裡他們並沒有轉危為安。護衛隊只是躲過了第一波,緊接著很可能會遇到更多更棘手的麻煩。

原本考慮過的逃跑計劃肯定是行不通了。

對方也是徒步過來的,沒有馬匹。將對方一個個處理掉更是天方夜譚,自己這方一直在被人監視,人數上更是不成比例。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按兵不動,一個字:等。

但等本身就是最麻煩的,時間對護衛隊不利。

正在前方和奧地利軍隊鏖戰的普魯士第一集團軍,不管是兵力、士氣還是武器裝備,都要更勝一籌,拉明的第六軍必敗無疑。卡維這麼一個不懂軍事的都能看出戰局已定,唯一能成為懸念的就是他們能抵擋多久而已。

如果運氣夠差,第六軍今晚就有可能被擊潰,到時候他們這支“中立”醫療隊很有可能被邀請去普魯士幫忙。真要是這樣的話,卡維也沒辦法抵抗,唯一的好處就是偽裝成平民的護衛隊能安全離開。

雖說阿雷斯塔一直在監視自己,但同時他和護衛隊成員也確實在履行保護的職責。

戰場無情,卡維即使和他有衝突,但內心深處還是以感激為主,這次也算還他一個人情。

至於門德斯坦因是否真的相信了自己,卡維也說不準,這就不是一個會把想法擺在臉上的人。而且馬車上是否留有帶奧地利標記的東西,他也記不清了,接下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好在19世紀的普魯士不是二戰時的德國,真暴露了身份,他們也應該能看在日內瓦公約和剛才手術的份上放醫療隊一條生路。

不管前路如何,命總算是保住了。

卡維跟在那些抬擔架計程車兵身後,簡單梳理了現在的情況,就又把精神集中在克雷格身上。

手術檯上的操作只是外科中的一小部分,術後恢復才是更為重要的環節。這臺血管移植手術的技術雖然足夠創新,但相對正規流程而言還是粗糙了許多,要是術後再處理不當,很可能會讓手術前功盡棄。

自體血管移植術後遇到的問題無非就是回流不暢、血栓和感染。

它們各自存在,也可以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後形成一個死迴圈。想要打破這個迴圈,要讓克雷格完全康復,就需要積極對抗併發症。

首先就是最容易處理的下肢腫脹。

手術創傷本來就會產生肢體腫脹,腫脹的肢體又會壓縮血管管腔,增加血流透過時的阻力,減慢血液流速,增加血栓機率。

同時血流變緩後會形成血液淤積,組織更加腫脹,壓迫的細胞會逐漸壞死。壞死的細胞並不會被第一時間清除,壞死+血液,下肢就會變成細菌滋生的培養皿。

相比於人工血管,自體血管移植的下肢腫脹發生率不算高。但考慮到手裡沒有硫酸鎂消腫,該做的預防工作還是得做,偷懶不得。

“這間民居......倒還不錯。”卡維看了眼房間,找到了牆上掛燭臺的鉤子,“別急著把他放上床,你們先把床挪個位置。”

兩名士兵只聽門德斯坦因和奧珀兩個人的命令,突然來了個年輕人對自己指手畫腳,心裡總覺得不舒服:“你什麼意思?”

“把這裡的桌子搬走,把床放到這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