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9章 義大利戰場 (第1/4頁)

加入書籤

整個普奧戰爭的走向因為之前的一系列因素,從開戰尹始就發生了巨大偏差。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時間線來計算,現在普魯士人的第一集團軍早已攻破基斯欽,並且匯合身後的易北河集團軍順利渡過易北河。而北線第二集團軍也越過了兩座要塞,正在向維也納的方向進發。

只等幾天後奧地利求和,雙方罷兵,這場“七星期戰爭”就會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結束掉。至於剩下的三個星期,無非就是互相拉扯,加上法國人入局的調停罷了。

老毛奇很清楚,繼續進攻只會引來其他外界因素,比如東邊的俄國和南邊的法國,速戰速決得到戰爭既定目標才是最重要的。

戰事走向也和他想的一樣,因為奧地利求和來得實在太快,法國人都沒能來得及反應就結束了。這大大減少了法國人在戰爭中搞事情的空間,當初制定好的扶弱除強的計劃也沒有實施的可能。

但現在情況大大不同了。

同一個時間節點上,第一集團軍的進攻速度大大受挫,停在了加布倫茨周圍,接下去還需要經歷基斯欽和易北河渡河兩大關。西線不動,北線就不能動,老毛奇已經決定派在南普魯士收拾殘局的第三集團軍去支援第一集團軍。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本來分走奧地利兵力的義大利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事了。

其實義大利能堅持到十月份就已經很不錯了,歷史上的義大利軍隊沒有在布來希特的手裡走到第二天,等同於一觸即潰。但當時布來希特很清楚北方的路德維希軍隊無法抵擋普魯士的攻擊,直接放棄追擊義大利人,回防北線。

義大利戰鬥力差,但並沒有投降,布來希特的決斷也給了義大利人振作及重整態勢的寶貴機會,並趁機對奧地利發起了新一輪的攻勢。

兩週時間,義大利召集了整整14個師的兵力,裡面還包括一些之前慘敗四散的部隊。

奧地利留守部隊不多,在接下去的一個月時間裡反而被打得節節敗退。另一邊的普奧戰場已經決出雌雄,雙方和談,義大利半島的戰事也就徹底結束了。

現如今在義大利戰場上的是弗朗茨的親弟弟,馬克西米利安。他的作戰風格和布來希特的風捲殘雲不同,在北線穩固、西線有敗象但不明顯的前提條件下,他可以慢慢對付義大利人,一步步蠶食地盤鞏固優勢。

這種小火慢燉式的攻擊方式,讓義大利的戰局遊離於柏林指揮部的視線之外,畢竟在老毛奇的計劃中,義大利人能成功分走奧軍的精力就行。

事實上,在馬克西米利安踏足義大利時,這位盟友就已經失去了主動權,整個北方被奧軍打成了空殼子

而讓義大利人更難受的是,這位奧帝國原海軍總督比布來希特大公更願意運用海戰來消磨對手的意志。

義大利王國海軍艦隊在戰爭還沒開始時,就是民眾心中的利劍。他們是一支兩倍於奧地利軍艦數量的龐大艦隊,民眾和士兵都堅信自己國家在水面戰場上已是穩操勝券。

布來希特對帝國海軍瞭解不足,考慮到數量相差懸殊,所以海軍一直按兵不動。直到戰爭末期才在義大利王國艦隊的進攻下反擊,成功擊潰了對方。

而在那時,奧意之間的勝負早已不能改變整個局勢,奧地利依然以戰敗收場。

現在代替布來希特在義大利指揮南線部隊的馬克西米利安,很清楚自家海軍的實力。奧意兩國海軍之間不僅僅是軍艦硬實力的差距,還有海軍上將泰格霍夫豐富的海戰經驗和技巧。

在戰爭初期的陸地戰場取得優勢後,他就讓泰格霍夫集結了一支艦隊向義大利的安科納港主動進發。

這支由10艘裝甲艦、11艘炮艦、2艘桅帆戰列艦、7艘巡航艦、3艘輕巡航艦組成的奧地利艦隊,在數量上仍然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