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9章 混亂的手術室 (第1/4頁)

加入書籤

19世紀的外科醫學相對之前的蠻荒階段,已經有了長足進步。大多數不合理的操作只基於一些錯誤的認知,總體的操作方向還是對的。對於那些精於外科手術的醫生,只需要有正向的點撥,技術就會有極大提升。

或許在外人眼裡,這種提升難以用觀察來發現,但真正進行手術操作的人是感觸最深的。

這種提升能讓他們手裡的手術刀、針線、止血鉗、鉤子、鑷子全都,隱隱有一種成為自己手臂延長的感覺。

比爾羅特和博蒂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前者37歲(前面有錯誤,他是1829年生人),正處在研發腹腔手術的準備階段,再過10多年他就會拿出各種腹腔手術來讓普外科向上提升兩到三個檔次。

後者29歲,在技術上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和堅持,正走在手術能力快速強化的道路上。

即使沒有卡維,兩人也會按照自己的外科學道路走到自己在醫學歷史中的該有的位置。現在有了卡維,只需稍加幫助就能讓他們進步得比原來更遠。

這種進步在初期不需要太多的理論基礎,增長方式也是跳躍性的,輕鬆就能學會本該傾盡大半輩子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

霰彈在19世紀戰場上並不少見,它們是炮兵最後一道防線,是步騎兵在衝擊炮兵陣地時最常遇到的武器,也是許多士兵死亡的直接原因。

這類火器傷對現代外科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

救治所需要的清創術、無菌技術、抗菌治療、止血補充血容量早已形成共識,且有相當多成熟的手段。

此時的霰彈製作簡單,炸藥威力也要小得多,無法和現代戰場上多如牛毛的集束炸彈造成的破片傷相比。但對沒有經歷過戰場的比爾羅特和博蒂尼來說,霰彈傷是他們的未知領域。

為此他們找過卡維,更是去皇家圖書館翻閱了帝國炮兵名將約瑟夫·薩莫拉留下的著作——《奧地利皇家炮兵軍官手冊》【1】,裡面詳細描述了霰彈的特點。

霰彈的最外層是圓柱形薄錫罐,罐底是鐵皮,罐內裝有上百發直徑在1-5cm之間的子彈。

彈體離開炮膛瞬間,錫質的外殼就會爆裂開,子彈從中噴射而出,在空間中形成向外散開的圓餅狀彈幕。

這些子彈的質地和大小決定了彈幕的強度和殺傷威力,從18世紀下半葉就開始使用鐵彈來取代鉛彈。鐵彈速度快,更能在撞擊地面或障礙物後形成跳彈,有效增加了殺傷效率。

薩莫拉的著作中就對奧、英、法等國的霰彈做出比較後發現,霰彈的散佈直徑基本為其飛行距離的十分之一左右,並最終形成一個類似四邊形的殺傷區域。

像克拉沃夫步兵營這樣的隊伍,如果在150米的有效距離內遭遇炮兵攻擊,幾乎每顆霰彈都能對幾十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殺傷。

“還好是輕霰彈,子彈直徑不算大。”比爾羅特已經順著傷口進入了腹腔,能清晰看到彈丸進入人體的彈道,“如果角度沒有發生改變的話,彈丸應該在肝臟附近才對.”

事實上彈丸因為射入角的關係,在經過面板肌肉之後彈道發生偏轉,掠過肝臟邊緣後斜向上方繼續行進。

因為穿透力較差,彈丸最終在膈肌上打了個小孔,差點進入胸腔。

但比爾羅特的探查並沒有那麼廣,更不會去在意肝臟上方膈肌的狀態。他要做的就是保證受傷的腹腔沒有出現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有出血就止血,有破裂口就縫住破裂口。

如果什麼都沒有的話

“這子彈有點意思,跑哪兒去了?”

比爾羅特靠著頂上插滿了十幾根蠟燭的吊燈,依然沒能找到那顆進入傷兵身體的彈丸。即使戴著橡膠手套的雙手在肚子裡來回淘換,腸子、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