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1章 請一定見諒 (第1/4頁)

加入書籤

維也納的醫院一般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就是教會醫院,起先是教堂改建而來,醫療為輔傳教為主,之後在現代醫學的衝擊下逐漸發展而來。最典型的就是聖瑪麗醫院,整座醫院的中心不是住院部也不是行政部,而是天主教堂。【1】

病人進了醫院會去看門診,然後和無法治好他們的醫生一起進教堂祈禱。

市立總醫院也算教會醫院,也有教堂,但位置偏僻面積也小,算是給病人一個心靈慰籍。在運作上它已經摻雜了大量世俗的東西,醫院金主也不再侷限於教會,會透過慈善組織籌措大量貴族和資本家的捐獻和投資。

這些錢的目的不可能是單純的傳教,而是一些其他東西,比如名望或者在醫院內部更多的話語權。

如果把視角放到整個歐洲,市立總醫院的形象其實更符合慈善志願醫院。因為醫院本身並不賺取費用,病人只要符合濟貧標準就能獲得免費醫療門診和低廉的住院治療費用,所以病源數量非常大。

事實上,市立總醫院的病源數量已經多到不得不引起zf注意的地步,甚至於它的醫療服務結果直接影響到了維也納城西地區的勞動風險調控能力。

所以近些年zf對醫院的資金投入也在逐漸加大,這也從側面體現了市立總醫院能有如此規模和實力的原因。

第二類就是世俗醫院。

它們的前身或許就是教會醫院,但因為一些原因脫離了教會掌控,成為了能自給自足的醫療機構,哈特曼和格雷茲就是其中的典型。世俗醫院徹底對資本敞開懷抱,但醫療費用也不菲,基本拒絕了底層貧困人口。

對它們來說,錢不是問題,人才才是。

外科不像內科,光有醫學理論沒用,還得有實操技術。沒有足夠多的病源根本練不出一流的外科醫生,而世俗醫院又基本走上層路線,很難培養出強大的外科醫生。

挖牆角就成了它們的主要手段。

在卡維和伊格納茨的眼裡,希爾斯操作基礎還不夠紮實,心性也不夠沉穩,作為助手是夠了,但作為大手術的主刀還是差了口氣。

但在格雷茲醫院的眼裡,希爾斯的履歷已經相當華麗了。這次為了能拴住他醫院也是下了血本,不僅給了主刀位置,還給把上臺演講露臉的機會也一併給了。

人事變動是常有的事,在別人看來有些反叛的決定,其實是他能看清自己、看清形勢後的一種補救措施。

卡維見過不少像他這樣的人。

換位思考一下,要是換做自己,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說不定也會離開的。

畢竟一個伊格納茨是能夠提攜自己的老師,第二個伊格納茨就成了阻擋上升通道的攔路虎了。況且這第二個莫名其妙出現的“伊格納茨”還是位17歲的孩子,換誰都要忍不住多考慮考慮自己的未來。

年紀輕、高、升級快,不論做什麼都能壓住自己一頭。

搶了一助,之後就是搶主刀了,事實上那天伊格納茨失蹤,卡維確實搶掉了剖宮產的主刀位置。

希爾斯在反覆的折騰中認清了自己只能排行第三的事實,也看到了自己繼續待在市立總醫院的未來。他不願意甘居人後,又沒超過卡維的自信,那就只剩下最後一個選項:離開。

其實希爾斯也沒想到卡維會來,原本這次是想和老師好好解釋一下自己出走的原因,希望能得到諒解。

但在看到卡維後,他就瞬間沒了解釋的動力,一切都放在手術彙報中吧。

希爾斯要彙報的是一臺複雜眼瞼手術。

手術不是他做的,是上午想要說顎裂手術的科裡戈醫生。雖然人自負了些,那臺顎裂手術的新縫合方式也沒多少亮點,但這臺眼瞼手術卻是連瓦特曼都要連連點頭的精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