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6章 牛犢子落地拜八方 (第2/2頁)

加入書籤

還有十好幾只公雞,只有二十來只母雞能夠產蛋,而且還不是每隻雞每天都有固定產出的雞蛋,所以一天能夠收穫二十個雞蛋都已經很是難得,而這二十個雞蛋裡還有好幾個是需要拿去孵小雞用的,剩下的也基本上要給挖掘人工湖的青壯們做包子和雞蛋湯用。

至於說去市面上購買雞蛋……

按照明代的《食貨志》記載,在一隻大肥雞隻要二十六文錢的時候,一枚雞蛋反而能賣到三文錢,官老爺或者有錢有勢的鄉賢士紳們自然無所謂,但是在普通百姓家裡,哪怕是產婦需要坐月子,雞蛋也會特別緊張,可能整個月子坐下來都吃不到幾枚雞蛋。

一想到寧陽縣的雞蛋如此緊張,再看看萌萌噠的小牛犢子和時不時低頭舔舐小牛犢子的母牛,楊少峰的心裡忽然大為不爽。

他孃的,想當年本官吃雞蛋那是煎著吃,煮著吃,荷包到湯裡吃,炒著吃,變著花樣吃,一頓飯想吃幾個就吃幾個,什麼時候他孃的會為了幾個雞蛋頭疼了?

不行,必須得加快隔壁養雞場分類繁育的速度,本官不光要讓寧陽縣儘快擺脫雞蛋緊張的局面,還要讓寧陽縣的百姓都儘快過上雞蛋自由的日子!

暗自琢磨一番後,楊少峰乾脆又再一次來到了養雞場。

怎麼才能讓雞長得又快又好還能多下蛋來著?

多喂麩子肯定不行,因為麩子這玩意兒現在屬於人的口糧,沒人捨得拿麩子餵雞。

喂蚌殼之類的玩意兒似乎也不現實,因為寧陽縣本身就處於人手緊缺的狀態,楊少峰楊大知縣也沒辦法再抽調人手去給雞找河蚌之類的玩意兒。

喂蟲子同樣也不現實——棚養的狀態下沒有人手去給雞捉蟲子,讓雞自己去找蟲子吃又得換成散養模式,而散養模式又背離了楊少峰想要進行分類繁育的初衷。

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楊少峰楊大知縣忽然伸手拍了拍腦門,對著旁邊負責養雞場的健壯婦人說道:“你回頭去尋寡婦村的張王氏,她們包子鋪每天都會用掉許多雞蛋,你去把蛋殼拿來,碾碎了摻在飼料裡餵雞。”

楊少峰忽然思路大開。

雞蛋殼跟蚌殼有什麼區別嗎?

大機率是有的,但是又好像沒什麼區別,反正餵雞是沒問題的,最起碼也能給雞補補鈣。

除了蛋殼,寧陽縣好像在幾個月之後又能多出來一項好東西,這個東西不僅能拿來餵雞,也能拿來餵豬、餵牛或者餵馬,真要是到了災年,這玩意兒給人吃也不是不行,堪稱是多用途的神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